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考情分析广东中考5年4考,难度适中全国中考高频考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皆有考查;考查的内容以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以及都江堰的成就为主,都江堰的成就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学习建议通过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和动力;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系统、功能和意义,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怎么知道学会了错题整理1.了解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著名的兼并战争及结果完成【自主学习】知识点1完成【课堂过关】第1题,【课后分层作业本】第5、6题?2.理解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完成【自主学习】知识点2,【思维点拨】第2题完成【课堂过关】第2、3、4题,【课后分层作业本】第2、3、4、7、8、10题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怎么知道学会了错题整理3.了解都江堰的修建者、作用及影响完成【自主学习】知识点3,【思维点拨】第1题完成【课堂过关】第5题,【课后分层作业本】第1、9题战国七雄战国七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状况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诸侯之间的战争由争霸战争转为______战争著名战役______之战(围魏救赵)、______之战(减灶计)、_____之战(纸上谈兵)影响为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韩赵魏齐楚燕秦兼并桂陵马陵长平商鞅变法1.背景: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____________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__势力增强。2.目的:_________,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社会生产力新兴地主阶级富国强兵3.内容政治上确立_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_________;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________,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____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县制世袭特权井田制奖励军功4.影响: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而非秦朝。(2)商鞅变法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对封建制起决定作用的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3)商鞅虽被施以车裂之刑,但商鞅变法的措施却在秦国继续推行下去,也就是“商君虽死,其法未败”,所以商鞅变法是成功的。改革成败不是由改革者的个人命运来判断的。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修建时间公元前256年主持者________(蜀郡郡守)位置成都附近的岷江上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功能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意义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________”李冰天府之国1.阅读教材第37页“相关史事”及“材料研读”栏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思考提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提高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答案】影响:都江堰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2.阅读教材35页“人物扫描”栏目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正文内容可知,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分析其中说明的问题。【思考提示】改革的进程并不完全取决于改革者的个人命运。【答案】问题:变法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会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3.教材第37页“课后活动”栏目设置了一个问题:“查一查下列成语的典故,哪些是出自春秋时期,哪些是出自战国时期?”请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以下提示,回答上述问题。【退避三舍】原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典故人物:晋文公重耳。【纸上谈兵】原指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后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故人物:赵括。【老马识途】原指老马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典故人物:管仲。【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典故人物:养由基。【唇亡齿寒】原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关。典故人物:宫之奇。【卧薪尝胆】原意指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

文档评论(0)

138354544543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