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枣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第19课《枣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枣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概括戏剧主要内容,理解矛盾冲突,提高学生对戏剧的鉴赏力。

2.揣摩台词和舞台说明,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思想情感。

3.结合时代背景,准确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学习象征手法,准确理解剧本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法学法】

点拨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默读剧本,概括剧情。

请同学们速读这篇剧本,并概括主要内容。

剧情概括:农村的老人想念外出的儿子,男孩想念在城里有另一个家的父亲,这一老一小在果子成熟的枣树下,深情呼唤远方的亲人。

二、小小枣儿寄深情——分析枣儿在剧中的深意

活动一:老人眼中的枣儿

(一)与枣儿有关的人生经历

枣伴随老人的一生,特别是重要的三段人生经历,请同学们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其中用到“枣”字。思考:对老人而言,枣儿意味着什么?

师生配合,概括为:儿时种枣——-落枣退敌——-舍命留枣。

老人的故事让我们又好笑又难过,我们感受到在那动荡的社会,老人贫穷的生活和坎坷的人生。

小结:枣儿救了老人的命,比命珍贵,是满心的感激和爱惜;枣儿是他逝去的亲人,睹物思人,寄托深切的愁思和怀念。

(二)与“枣儿”有关的往事

老人的儿子名叫“枣儿”,请同学们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与“枣儿”有关的往事,其中含有“枣”字。思考:对老人而言,枣儿意味着什么?

依次概括为:取名枣儿——举儿摘枣——枣树浇肥。

如此细小的举动却是老人对儿子的疼爱,俩人相依为命,言语中都是满满的温馨和喜悦。所以,老人每每看到枣,就会想起远出在外的儿子,美好的往事反而徒增老人此时内心的孤独寂寞。

(三)分角色演读剧本

每组自选一段情节,进行分角色演读。

小结:在老人眼里——--枣儿是他的命,是他妻子的命,是他儿子的命,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是他对儿子全部的思念全部的爱。

(当老人沉浸在往事中时,有一个男孩悄悄出现了,他也是冲着枣来的)

活动二:男孩眼中的枣儿

(一)揣摩语言——舞台说明

1.读读下面的语句,品析句子的深意。

屏显:(舞台说明)

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只顾忙着枣儿往口袋里装。

男孩摸出枣儿,交给老人。

男孩吃一颗枣儿。

将口袋里的枣儿放入匾子里。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说偷藏一颗枣儿留给爹)。

老师示例朗读: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示例品析:“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中的“蹑手蹑脚”,形容男孩走路时脚步放得非常轻,也有十分小心偷偷摸摸的样子。男孩明知道枣儿是别人家的,未经他人允许不能拿,可是男孩依然忍不住要去捡,不是孩子嘴馋想吃,而是对父亲的思念,想用这甜甜的枣儿留住父亲。

男孩不爱吃枣儿,因为它没有巧克力好吃;男孩不好意思吃,因为是别人家的枣;他之所以偷枣,是为了留给他的爹,可是他爹已经是别人的爹了;他爹喜欢吃巧克力,唯一能和巧克力比的就是枣儿了;只要一颗枣,我们看见男孩的善良诚实懂事,宽容;因为爸爸不再回来了,小小枣儿便成了他感情的依托。

2.孩子认为爸爸喜欢巧克力,这里的巧克力又意味着什么?是与贫穷落后的农村不同的外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

(二)资料助读——写作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老人留恋故乡,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期盼父亲早日回到故乡,而到城里打工的青壮年却希望通过自己的打拼,过上富足安康的新生活。

在这一背景下,到城里生活的年轻人可能就会出现生存的困境。情感上的迷失,精神上的失落等状况,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期盼中浸透困惑和失落,家庭关系和责任义务必然会发生变化,亲情爱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受到严峻的考验。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剧情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的一首童谣,也和枣儿有关。)

活动三:童谣中的枣儿

(一)学生齐读童谣,感受亲情。

思考:在童谣中枣儿又有怎样的深意?

小结:童谣中的枣儿,是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和谐美好,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是孩子一生始终温暖前行的童年。是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

(二)课中讲座——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个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主题具体可感,形象生动,使立意高远,含蓄深刻。赋予文章以深意,耐人寻味。

说说枣儿的象征义。

小结: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

枣儿象征着故乡和亲人。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

枣儿象征着传统生活,象征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让梦想照进现实

(一)说说这篇剧本的矛盾冲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