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功能联系
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一、古文献对背俞穴的认识
《素问·气府论》以“六府之俞各六”的形式提出了六腑背俞,但并未论及六腑俞的名称与位置;《灵枢·背俞》首载五脏背俞的名称和位置;《灵枢·背俞》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治,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灵枢·背俞》篇提出了“五脏背俞”①名称;②定位;③正确取穴方法;④可灸,不可针;⑤灸法补泻。《难经》提出“俞在阳,募在阴”;晋·王叔和《脉经》明确了十个背俞穴的名称与位置,而且对背俞的主治、刺灸法等作了详尽描述;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补充了三焦俞;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补充了厥阴俞。
一、古文献对背俞穴的认识
孙思邈对背俞穴的认识
膏肓俞无所不治,膈俞主气血壅逆诸症。孙思邈在应用背俞穴的诸多经验中,最突出的是膏肓俞与膈俞;孙思邈对膏肓俞的功能总结为“无所不治”;关于膈俞,孙思邈不拘泥于《难经》“血会”、“血病治此”之说,广为扩大了治疗范围;取背俞穴治疗脏腑诸疾,因症配穴,并倡用灸法来治疗。孙思邈应用脏腑背俞穴治疗各科疾病,范围十分广泛;阐述背俞为治外证之源,随四季月应病取脏俞即脾俞的观点。
二、背俞穴与气街理论
气街理论,着重阐述头、胸、腹、胫部是经气汇合共同循行的通道。气街是纵横交错的网络状通道,与诸经脉脏腑器官组织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并广泛的联系;气街为脏腑与背俞建立横向联系搭起了“桥梁”,同时也为脏腑病症选用有关背俞穴进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生理作用: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诊断价值背俞穴既能治疗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又可借助背俞穴的外在反应诊断有关病症。如:肺TB——肺俞压痛;目赤肿痛——肝俞扪及结节;胃痛——指压胃俞——按之快然,按之痛减;耳鸣、耳聋——肾俞可呈凹陷、空软。《灵枢·背俞》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内脏有病反应于体表,现代医学称之为“皮肤内脏反射”,在体表的反射部位又称为“海德氏带”。治疗作用扶正祛邪调节脏腑机能,偏于治疗脏腑慢性虚弱性疾病。三、背俞穴的作用四、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关系
夹脊穴的认识最早记载夹脊穴的位置是《后汉书·华佗别传》;首先提出“华佗夹脊穴”的名称,并厘定位置和数目,且将其归入经外奇穴之列,是承淡安先生1955年所著《中国针灸学》。夹脊穴的定位夹脊穴的纵向定位;夹脊穴的横向定位。夹脊穴的纵向定位关于夹脊穴纵向定位,有从棘突旁开者,有从棘突下旁开者。最早确立夹脊穴位置的《肘后备急方》,谓夹脊穴在棘突下旁开。夹脊穴的横向定位对于夹脊穴的横向定位,认识不尽一致。承淡安先生认为夹脊穴为自第一椎至第十七椎,每椎下从脊中旁开0.5寸,后多源此说。夹脊穴横向定位 作者观点《肘后备急方》承淡安王乐亭《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棘突下旁开1寸棘突下旁开0.5寸棘突下旁开0.3寸棘突下旁开0.5~l寸夹脊穴的数目
承淡安先生于1955年在《中国针灸学》中“从T1~L5,计34穴”;后世诸家认识观点不一。作者穴数范围承淡安张慰民王乐亭《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主编34穴40穴56穴48穴T1~L5夹脊C5~L5夹脊C1~S4夹脊C1~L5夹脊
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功能联系
脏腑背俞穴为脏腑精气转输之处,与脏腑有着气血贯注,内外相应的特殊横向联系;《灵枢集注·背俞》言:“五脏之俞皆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统属“背为阳”之列。“足太阳为阳中之阳”、“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旁通足太阳膀胱经,从经脉循行上看,督脉与足太阳经多处重迭,经气相通,共主一身之阳气;位于在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与此二经最为相关,恰是经气外延重迭覆盖之处,具有联络、沟通、调控二脉的枢纽作用;针灸夹脊穴时能起到调节两经的整合作用背俞穴与夹脊穴生理解剖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功能作用背俞穴与夹脊穴生理解剖与神经节段关系极为密切;位置邻近脊神经根部,发出脊神经的各个脊节,一为胸、腹腔分出支配内脏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另一为向体表的一定部位分出躯体神经;二者在脊神经根部存在着交通支,构成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相互联系的桥梁;背俞穴与夹脊穴就是体现这种桥梁作用的具体转输点。针刺这些穴位能影响交感神经,从而与脏腑活动相关,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五、夹脊穴临床选穴依据
根据脊髓与神经的节段分布选穴;根据所邻背俞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设置放映方式.pptx
- 蛇咬伤急救措施.pptx
- 第三章-力偶系.ppt
- 金纳米粒子的概述.ppt
- 8-二元熔体热力学.ppt
- 新员工品质教育.ppt
- 分体式感应门铃方案.ppt
- 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设置“出版社”数据表的网格属性.pptx
- 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在“图书信息”数据表的尾部添加新的字段.pptx
- 餐馆就餐英文学习.pptx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案+2 .pdf
- 七年级上册语文助学读本期末模拟测试答案 .pdf
- 【可行性报告】2023年智能制造装备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pdf
- 【可行性报告】2023年铬系铁合金行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pdf
-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00字范文五篇 .pdf
-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精选8篇) .pdf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眼.pdf
- 【可行性报告】2023年课外书籍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df
- 【35套试卷合集】江苏省镇江市2019-2020学年物理高一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pdf
- 《再塑生命的人》读后感300字(真题23篇)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