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2024现代教育学基础 配套课件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pptx

人民大2024现代教育学基础 配套课件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编: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1教育与社会发展020304目录CONTENTS05绪论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课程06学(上)教学(下)德育教师与学生教育科学研究

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一、学校的产生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产生的条件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学校的产生必定首先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为学校的产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形成相应的社会关系。(2)经验的积累与载体的出现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最大的目的就是生存,既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又要学会如何改造自然为我所用,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就构成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文字的发明与书写材料的出现则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一、学校的产生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产生的条件(3)国家机器的产生首先,古代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可以确保知识不会流入被统治阶级,因而统治阶级可以依靠“愚民”政策维持政治的稳定;其次,为了确保特权的延续,统治阶级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封建官吏与知识分子,以建立强大的官僚体系;最后,即使学校的“围墙”在某种程度上被拆除,统治阶级也可以利用学校来施行教化,实现对被统治者的思想统治,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

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一、学校的产生学校教育制度2.学校产生的意义学校产生的意义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价值的确立学校的产生表明了规范化教育的开始学校的产生奠立了人类文明传承的基础

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1.古代社会的学校(1)古代中国的学校古代中国的学校官学日渐衰微,私学开始兴起,亦称“学在四夷”直接影响秦朝采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汉朝形成官学与私学并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秦汉时期的学校这一时期教育的维系与发展主要靠的是私学甚至是家学,隋朝广建学校官学与私学续发展,书院始建于唐末,兴盛于南宋,宋元明清的官学系统已普遍设立“蒙学”。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学校宋元明清时期的学校

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1.古代社会的学校(2)古代外国的学校①古巴比伦最早的学校主要用于培养“书吏”,被称为“寺庙学校”,有初级与高级之分,教学以语言与书写能力训练为主,兼及阅读、翻译、计算等,教材和书写材料为“泥板书”,故学校又被称为“泥板书舍”,负责人被称为“校父”,教师被称为“专家”,助手被称为“大兄长”,学生被称为“校子”。②古埃及教育制度较为完善,学校类型多样,如“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等,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如“宫廷学校”主要培养官吏,“僧侣学校”则研究高深学问。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重视体罚。

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1.古代社会的学校(2)古代外国的学校③古印度的教育常被称为婆罗门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教师均由婆罗门担任,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主要目的。公元前8世纪后,逐渐出现一种开办在家里的“古儒学校”,主要学习内容为《吠陀经》。公元前6—前5世纪,佛教教育兴起,学校场所一般为寺院,以佛教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④雅典高度重视教育,盛行私人办学,国家仅负责16~20岁青年的教育。18~20岁,青年进入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20岁被授予公民称号。斯巴达的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体检制度严格。7岁以前,儿童在家接受教育,7~18岁其教育则由国家教育机构负责,18岁后,公民子弟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异常严苛的军事训练,20岁接受实战训练,30岁可获公民资格。

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1.古代社会的学校(2)古代外国的学校⑤中世纪早期典型的教育机构是修道院学校,有非常细致严格的“教规”,学生一般10岁左右入学,修业年限约为8年,此外,还有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8世纪后,一些具有世俗主义倾向的学校教育发展起来,如宫廷学校、行会学校和城市学校。11至12世纪,中世纪大学发展起来,属于“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基本目的是培养专业人才,往往分为文、法、神、医等专业学院。这一时期,一些著名大学纷纷建立起来,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en7349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共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