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docVIP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

影响。

【学习目标】

通过对文字、图片等多种史料的分析、整理,运用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能够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认识这一时期黑暗与光明并存的近代化道路。

通过了解近代知识分子为实现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探讨,增强承担民族

复兴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养家国情怀。

学生能够掌握从历史发展的不同视角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

难点: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破碎神州日已曛”

(一)袁世凯独裁专制(1912-1916年)

1、阅读教材,厘清袁复辟前期准备的时间线索及思考其用意。

2、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要废除《临时约法》转而颁行《中华民国约法》?与日签订“中日

民四条约”和袁世凯复辟帝制之间有何联系?

(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916-1928年)

军阀派系

代表人物

体附国家

直系军阀

冯国璋、曹银

美国、国

院系军阀

段祺端

日本

奉系军阀

张作霖

日本

滇系军阀

唐笔尧

美国、国

桂系军阀

陆荣延

美蝈、英蝈

表1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减少

1914-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减少

1914-1918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增加

1914-1918

减少4900多万亩

陆军增加

1914-1918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增加

1916-1918

增加5000多万元

图2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三)捍卫民主共和

二、“独立自养求嬗变”

(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1、阅读教材,思考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二)民国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合教材,请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一)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结合教材,请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兴起标志:

2.代表人物:

3.核心内容:

4.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她而奋斗”

随堂习题

1.(2020.7·浙江高考·11)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

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其指导发展实业的机构是

A.实业部B.参议院C.钱业公会D.工业建设会

2.(2020·全国I卷高考·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

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3.(2019·全国I卷高考·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

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4.(2019·全国Ⅲ卷高考·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

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

5.(2016.4·浙江高考·27)【加试题】有学者认为:“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

锁。”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欧洲启蒙运动源于对宗教神权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旨在“背叛”封建纲常礼教

C.启蒙思想家因“觉醒”与“背叛”的矛盾而求索

D.思想启蒙的历史蕴涵着“觉醒”与“背叛”的变奏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