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docx

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类型,它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肩负着向社会各个领域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通过劳动力供给以及技术进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1]。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扩张迅猛,“十三五”期间,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在校生数量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十四五”开局之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双高计划”、职业教育本科化等政策纷纷出台,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从单一规模扩张向规模增长与增质提效共举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增长与内涵式发展也迎来了良好的契机。

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对教育质量的重要反映,尤其高等职业教育直接与我国经济产业一线相对接,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由此,高职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是毕业生自身实现成长与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多维检验,同时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保障,更是社会和谐稳定、民生得以保障的重要保证。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机会较多,但就业过程中的主观压力普遍较大

得益于高职院校与行业产业一线的紧密关联,高职院校为学生在学习阶段提供诸多接触行业产业的机会,也为学生获取相关就业信息、畅通就业途径提供了有益条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但是,学生求职时的就业压力仍普遍较大。尤其是在就业初期,焦虑感较高,同时又有着对就业择业的畏难心理。多重心理压力的冲击下,部分学生会产生逃避就业、延后就业等消极态度,增加了就业的时间成本。

(二)就业率较高,但对就业结果的满意度偏低

就业率是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重要彰显,从近几年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表现良好。2015年至2020年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维持在90%上下。虽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就业率有所下降,但与普通本科毕业生横向对比,高职毕业生并未处于劣势。然而,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却相对较低。相对于实际就业结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往往在薪酬福利、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尤其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

(三)劳动力市场中学历歧视现象较为普遍,就业环境有待优化

政府已呼吁解除学历歧视多年,虽然当前用人单位所公开的招聘信息、应聘要求等文字资料中已没有学历歧视的痕迹,显性的学历歧视看似已经得到改善[2],但在实际招聘过程中,隐性学历歧视现象却日趋严重。就高职毕业生来说,基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各类院校的招生制度,高职院校普遍接收在高考中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这直接导致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普遍偏低,高职毕业生也较难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被认为是劳动力市场中学历歧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就业指导相对不足

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大多围绕专业教育展开,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在各类高等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较为缺乏。高等职业院校更关注于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而相关就业指导与就业教育多处于边缘地带,具体体现在职业生涯课程质量不高、就业指导活动零散、不系统等。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注点多在专业调整、专业教学创新、专业实践深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3]。尽管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就业指导与教育的重视程度仍大为不足。可以认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难以提升,就业指导与教育的缺失是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层面的主要原因。其一,就业教育直接影响学生就业能力,而就业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过程与结果,而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能力不能在合适的岗位中得到发挥,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在就业教育多受忽视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自身难以形成就业能力培养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其二,就业指导的缺乏是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择业就业准备,避免各类消极就业心态与心理的滋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撑。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观念有待优化

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来讲,部分学生尚未形成正确与理性的就业观念,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与择业行为,影响了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就业目标模糊、就业期待不合理、就业规划意识与能力培养意识淡薄等方面。就业目标与期待的模糊,使学生容易在就业阶段产生眼高手低的心态与盲目择业的行为,阻碍他们对就业形势以及自身能力的理性判断,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心理,降低抗压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当前普遍缺乏自我就业能力培养意识。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围绕专业教育而展开,就业由于处于整个教育环节的最后一环,往往会被忽视。然而,就业能力的提升必须寓于日常院校日常教育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