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的杜诗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慎的杜诗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杨慎的杜诗学逐渐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随之也产生了一些相关的论述,但专门探究杨慎杜诗学的文章还很少。目前,就杨慎的杜诗学研究方面而言,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学术探讨空间。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杨慎的杜诗学作出进一步的探索,这对于丰富、充实杜甫与杨慎研究应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不露”与“太露”

杨慎对杜诗多有赞美,但他对杜诗的肯定是有条件的。细究之下,杨慎往往是从他本人的诗学主张出发去赞誉杜甫的。杜甫的绝句百余首,而唯独《赠花卿》一诗得到了杨慎的赏识。《升庵诗话》卷一《子美赠花卿》云: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花卿名敬定,丹稜人,蜀之勇将也,恃功骄恣。杜公此诗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而含蓄不露,有风人言之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旨。公之绝句百馀首,此为之冠。

又《升庵诗话》卷十三《锦城丝管》云:

唐人乐府多唱诗人绝句,王少伯、李太白为多。杜子美七言绝近百,锦城妓女独唱其《赠花卿》一首,……当时妓女独以此诗入歌,亦有见哉。杜子美诗,诸体皆有绝妙者,独绝句本无所解。

杨慎论诗主含蓄蕴藉,而杜甫在绝句创作中引进了大量叙事、议论的成分,往往是直叙其事,直抒胸臆,音调也由自然变为拗峭,这与盛唐绝句的重情感、主情景、尚神韵大为不同。《升庵诗话》卷十一《绝句四句皆对》说:“绝句四句皆对,杜工部‘两个黄鹂’一首是也。然不相连属,即是律中四句也。唐绝万首,惟韦苏州‘踏阁攀林恨不同’及刘长卿‘寂寂孤莺啼杏园’二首绝妙,盖字句虽对,而意则一贯也。”杨慎这里所指出的是杜甫的绝句注重细致刻画,“一句一绝”,一句一景,与韦应物、刘长卿绝句的浑然一体异趣。杨慎《选唐百绝序》说:“予尝评唐人之诗,乐府本效古体而意反近,绝句本自近体而意实远。……少陵虽号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于对偶,二则汩于用事。拘则未成之律诗,而非绝体;汩则儒生之书袋,而乏性情。观其全集,自锦城丝管之外,咸无几焉。”绝句应该重情韵,贵含蓄,工唱叹,杜甫《赠花卿》诗由于符合了这三点要求,故而杨慎对其倍加赞赏。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说:“子美五言绝句,皆平韵律体,景多而情少。”谢榛指出杜甫的绝句“平韵律体”、“景多而情少”,与杨慎所说的杜甫的绝句“即是律中四句”、“乏性情”可谓一致。王世贞《艺苑巵言》卷四亦云:“子美之七言绝,皆变体,间为之可耳,不足多法也。”杜甫的七绝被王世贞称之为“变体”,就是因为杜甫的绝句与盛唐绝句相比,从题材内容到形式技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清人潘德舆对杜甫的绝句评价甚高,其《养一斋诗话·李杜诗话》卷三说:“杜公绝句在盛唐中自创一格,乃由其才大力劲、不拘声律所致。而无意求工,转多古调,与太白、龙标正可各各单行,安得谓其不屑为此,遂致绝无所解。”潘氏认为杜甫的绝句自成一格,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可以“各各单行”。因此,当代有的学者认为杜甫的绝句在绝句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种看法甚为允惬。

杜甫的绝句创作由于不符合杨慎论诗之宗旨,故而遭到了杨慎几乎全盘之否定。在《升庵诗话》中,杨慎对杜甫其它体制诗歌“太露”的弊病也进行了指陈,他说:

“月暗竹亭幽,萤光拂席流。还如故园夜,又度一年秋。”“暂惬观书兴,何惭秉烛遊。府中徒冉冉,明发好归休。”此二诗绝佳,予爱之。比之杜子美,则杜似太露。(《升庵诗话》卷八《韦应物萤火诗》)

杨慎将韦应物与杜甫二人的《萤火》诗作对比,认为杜诗“太露”。杜甫《萤火》诗曰:“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黄鹤注曰:“盖指李辅国辈以宦者近君而挠政也。”师尹注曰:“萤出于腐草,喻小人起于微贱,而侵凌大德之士。”杜甫此作讥刺李辅国等小人“近君而挠政”或“侵凌大德之士”,显然是以诗歌反映时政,但表意醒豁。这里就涉及到了杨慎对宋人“诗史”说的驳难:

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三百篇》皆约情合性而归之道德也,然未尝有道德字也,未尝有道德性情句也。二《南》者,修身齐家其旨也,然其言“琴瑟”“钟鼓”,“荇菜”“芣苢”,“夭桃”“秾李”,“雀角”“鼠牙”,何尝有修身齐家字耶?皆意在言外,使人自悟。至于变风变雅,尤其含蓄,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如刺淫乱,则曰“雝雝鸣雁,旭日始旦”,不必曰“慎莫近前丞相嗔”也;悯流民,则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不必曰“千家今有百家存”也;伤暴敛,则曰“维南有箕,载翕其舌”,不必曰“哀哀寡妇诛求尽”也;叙饥荒,则曰“牂羊羵首,三星在罶”,不必曰“但有牙齿存,可堪皮骨乾”也。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之。至于直陈时事,类于讪讦,乃其下乘末脚,而宋人拾以为己宝,又撰出“诗史”二字以误后人。(《升庵诗话》卷十一《诗史》)

“诗史”说出于唐人孟棨的《本事》,杨慎误以为是宋人之说,其实,这一错误背后隐藏不宣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