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废气 一氧化碳和氯化氢连续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固定污染源废气 一氧化碳和氯化氢连续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固定污染源废气一氧化碳和氯化氢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项目来源

为规范指导固定污染源废气一氧化碳(CO)和氯化氢(HCl)自动监控设施建设运行,进一步提高固定污染源CO和HCl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更好地发挥自动监控在环境监管执法中的作用,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将“固定污染源废气一氧化碳、氯化氢自动监测技术规定”项目确立为绿色通道标准项目,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承担项目编制任务,协作单位为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项目统一编号为:2019-L-18。

1.2工作过程

1.2.1成立标准编制组

2019年12月,该项目任务下达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召集协作单位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人员,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签订了项目任务书和合同,拟定了方法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并严格按照《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规则》(国环规法规〔2020〕4号)的要求,并结合《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开展标准研究工作。

1.2.2调研及资料查询

2020年1月~3月,编制组查询和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分析了现有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经过详细的调研,制定了相关技术指标验证测试初步方案,形成了标准初稿。

1.2.3技术指标确定与现场验证

2020年4月~12月,编制组完善了技术指标验证测试方案,对各项技术参数和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具体的方法试验内容,包括各类原理仪器的示值误差、系统响应时间、正确度、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等性能指标的试验。并整理和分析了近年来现场连续监测设备比对和监测结果,初步确定了各项性能指标,开展了现场验证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标准中部分调试和验收技术指标的方向,在积累了充分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了标准初稿和编制说明。

1.2.4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1年1月~7月,标准编制组召开3次内部视频会议,针对标准中关键技术环节及技术指标进行研讨,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和编制说明。

2

2021年8月~10月,标准编制组组织专家函审,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了完善。

2021年11月10日,标准编制组召开专家研讨会,深入讨论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和技术要求,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了完善。

2021年12月10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专家召开站内预审会,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内容进行了内部技术审查,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了完善。

2023年4月25~26日,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组织专家集中审查,经审查后确定本标准符合召开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的条件,编制组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了完善。

1.2.5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

2023年5月18日,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专家组审查后认为标准主编单位提供的材料齐全、内容完整;标准主编单位对国内外方法标准及文献进行了充分调研;标准定位准确,技术路线合理可行,方法验证内容完善。专家组通过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技术审查。建议按照以下意见修改完善后,提请公开征求意见:

(1)标准名称修改为“固定污染源废气一氧化碳和氯化氢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2)编制说明中进一步完善对氯化氢标准气体稳定性的说明;

(3)标准文本中完善人员作业安全要求;

(4)按照《环境保护标准编制出版技术指南》(HJ565-2010)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

进行编辑性修改。

编制组按照以上专家意见对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文本和编制说明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1目标化合物对环境的危害

2.1.1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危害

一氧化碳是大气中分布最广和量最多的污染物,也是燃烧过程中生成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对人的伤害上。一氧化碳是一种对血液与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空气中的一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含二价铁的呼吸酶结合,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不仅降低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的解析与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由于一氧化碳在大气中很稳定,容易扩散迁移,同时一氧化碳的污染物源非常多,因此人群暴露于中低浓度一氧化碳的几率很高。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是否会造成慢性中毒,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在血液中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可以逐渐解离,只要脱离接触,一氧化碳的毒作用即可逐渐消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