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x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和大致路线以及最远到达的地区,归纳其历史作用。2.概述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主要史实。3.基于上述史实分析并归纳明朝对外关系的主要特点。南京市上元中学陈咏

来自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姑娘姆瓦玛卡?谢里夫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姆瓦玛卡及其家人的长相确实和肯尼亚当地人有所不同,他们的肤色不仅显得淡一些,而且面部轮廓也更加接近亚洲人。姆瓦玛卡的家中至今还保留着一只中国的青瓷花碗,据说她的祖辈是中国船员。这可能吗?中国船员又为何会跑到非洲去呢?肯尼亚

第一篇章来自海上的友谊扬大明威德,获海外奇珍

一、郑和下西洋何谓西洋?西洋是否指地理学意义上的大西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文莱文莱

一、郑和下西洋阅读史料回答:是谁派郑和下西洋?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为何?材料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4《郑和传》除此以外,国力雄厚的明朝还希望通过下西洋达到什么目的?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政治目的:示中国富强

一、郑和下西洋阅读图文指出,郑和下西洋具备哪些条件?材料一:洪武十四年,全国征收麦、米、豆、谷26105251石。洪武二十六年,增至32789800余石。12年间,增加600万石,与元代岁入税粮12114708石,加赠了近两倍。时全国各地仓储相当充裕,(永乐中)“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藏蓄积甚丰。”——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册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材料二:(明)造大舶,修四十四丈(151.8米)、广十八丈者六十二(宽61.6米)。——【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4《郑和传》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用于航海明代罗盘材料三:

一、郑和下西洋观看视频结合书本知识,指出郑和船队起点在哪?船队之间的通讯方式又是怎样的?刘家港升旗、悬灯、敲锣打鼓。

一、郑和下西洋读表完善表格内容,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相比,有哪些突出特点?郑和与西方航海家比较航海家时间次数首航人数到达范围郑和727000哥伦布1492490美洲大陆达伽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1405-1433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一、郑和下西洋根据邮票内容,说一说郑和下西洋有怎样的历史意义?B、郑和到了东南亚,他和国王乘坐大象接受当地居民载歌载舞的欢迎。A、郑和受到非洲黑人的热烈欢迎,当地居民并把长颈鹿赠送给了郑和。C、郑和到了阿拉伯,把我们国家的丝绸和瓷器送给了当地的人民,传达了我们的友谊。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2、条件:3、时间:4、起点:5、最远到达地区:6、地位:7、意义: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寻找建文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用于航海。1405——1433刘家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先后到达30多个国家地区)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②在航海的行程中,也开创了西太平洋关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知识归纳

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明史·郑和传》梁启超:“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明朝初期,朱元璋下令施行“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明中后期愈加严格的海禁政策,阻止了国内人民下海经商,却无法阻止来自海上的威胁……

第二篇章来自海上的威胁御倭国倭患,树民族气节

二、戚继光抗倭观察图片,图中百姓在做什么?他们为何这样?明代仇英《倭寇图卷》(局部)原因:东南沿海地区,倭患严重。为何明朝中期,在中国沿海出现严重的倭患?日本社会动荡,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二、戚继光抗倭台州九战九捷福建广东读图学史俞大猷与戚继光“俞龙戚虎”

二、戚继光抗倭1、背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