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docx

初中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立意

通过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等史实,使学生了解中国百年前所遭受的种种屈辱,以及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性思考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的原因,以及近代种种屈辱对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及审辨思维。

教学环境分析

利用青果在线互动平台及学校平板,增加学生在学习时的动手的机会,在做中学以加深对学习知识的印象。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全面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调动各方面感官,调节课堂气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总结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通过对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的史实,得出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赢家的结论,并且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利用青果在线互动系统,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通过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与《南京条约》的不同,分析这两个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及对传统思想的触动,培养学生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对比,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学会利用史实论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

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通过互联网参观远在千里之外的法国的枫丹白露宫,这座被称为“美丽的露水”的宫殿中有一间神秘的“中国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利用青果在线发送百度百科360。全景观赏枫丹白露宫的网址)

生:学生利用平板,参观枫丹白露宫,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物加以介绍。

师:为什么在法国的宫殿中会有这么多中国的宝物?

生:通过战争掠夺而来。

师:这场战争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栏目一:战火重燃——战争起因

师:大家是否还记得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生:英国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损害英国利益而挑起战争。

师:那这次英法侵略者挑起战争的借口是否还是鸦片?

生:不是。借口是“亚罗号事件”和“西林教案”。

师:这两个借口好像都和鸦片没什么关系,那为什么这场战争还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名呢?请大家先看一下两则材料。说说你从这两则材料中发现了什么?

史料探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万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

生:《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并没有明显增长。

师:如果你是英国的商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通商口岸开得太少。要教训中国人,继续增加通商口岸。

师: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英法侵略者再次挑起战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师:这与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也以“鸦片”命名。

栏目二、烽烟缭绕——战争的经过

师: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但是他们还是有所不同。请大家仔细阅读P8-P11,从时间、侵略国、侵略路线、签订条约等方面对比两次战争的不同。(利用青果在线,学生进行抢答)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止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侵略国

英国

主犯:英、法

帮凶:俄、美

侵略最远到达

天津

北京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间长、侵略国多,侵略至中国内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是第一次的延续,更是扩大。尤其是这场战争的第二阶段,虽然,在八里桥清朝军队奋勇杀敌,却没能抵挡得了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城。北京西北郊的“三山五园”成为他们重点抢劫的目标,其中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成为他们的主要抢夺目标。

栏目三、文明之殇——圆明园的劫难探究

视频:《火烧圆明园》

师:从这段影片中可以看出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圆明园?

生:炫耀武力,让清政府不敢反对外国的意思。

师: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强盗闯进了你的家门,烧毁你家的至宝,你会怎么做?

生:抵抗、反击。

师:但当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咸丰帝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先签订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