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的应用及护理.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外营养的应用及护理

临床营养包括胃肠外营养与胃肠内营养两大类。胃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包括糖类、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胃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胃肠外营养和部分胃肠外营养。当病人被禁食,机体所需营养素均经静脉途径提供时,称为全胃肠外营养(TPN)。临床胃肠外营养途径选用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进行。

一、肠外营养概述

(一)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

1968年,美国外科医师Dudrick与Wilmore等提出经静脉输注高营养并在临床实施,开创了临床营养治疗的新起点,TPN在临床广泛开展。1987年,Cerra等提出了从静脉高营养到代谢支持的概念转变。从传统提供能量、氮源为目的,转变到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底物,以维持其基本结构和代谢,保持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随着营养制剂的不断发展,对临床营养支持的认识和手段走向成熟,早年定义的“静脉高营养”已被科学合理的“肠外营养”一词替代。

(二)临床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

(1)胃肠道功能是否有效是选择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标准。若胃肠道功能存在就选择肠内营养,反之就选择肠外营养。

(2)使用肠外营养时,如果进行短期营养支持,应选择周围静脉,如进行长期营养支持,应选择中心静脉。

(3)应用一段时间肠外营养后,根据病人情况可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

(4)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不是相互竞争的,而是互为补充的。

(三)胃肠外营养的适应证

胃肠外营养的基本适应证是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者,也包括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

1.胃肠外营养疗效显著的适应证

(1)胃肠道梗阻:贲门癌、幽门梗阻、肠梗阻。

(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①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80%)。

②小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

③放射性肠炎。

④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d)。

(3)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若肠麻痹未消除,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4)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5)严重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

2.肠外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证

(1)大手术、创伤的围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而言,可减少其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7~10d;预计大手术5~7d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48h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充足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

(2)肠外瘘:在控制感染充分和恰当的引流情况下,营养支持已能使过半数的肠外瘘自愈,确定性手术成为最后一种治疗手段。肠外营养支持可减少胃肠液分泌及瘘的流量,有利于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3)炎性肠道疾病: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病人处于病变活动期,或并发腹腔脓肿、肠瘘、肠道梗阻及出血等,肠外营养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肠外营养支持可缓解症状,改善营养,使肠道休息,利于肠黏膜修复。

(4)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对于体重丢失≥10%(平时体重)的病人,应于术前7~10d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直至术后改用肠内营养或恢复进食为止。

(5)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①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病人因进食量不足致营养负平衡,肝硬化或肝肿瘤围术期、肝性脑病、肝移植后1~2周,不能进食或不接受肠内营养者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②肾功能不全:急性分解代谢性疾病(感染、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透析病人合并营养不良,因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而需肠外营养支持。慢性肾衰透析期间可由静脉回输血时输注肠外营养混合液。

③心、肺功能不全,常合并蛋白质—能量混合型营养不良。

④炎性粘连性肠梗阻,围术期肠外营养支持4~6周,有利于恢复肠道功能,缓解梗阻。

(四)胃肠外营养的禁忌证

(1)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5d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

(2)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支持者。

(3)心血管功能不全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五)胃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选择合适的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取决于病人的血管穿刺史、静脉解剖条件、凝血状态、预期使用肠外营养的时间、护理的环境(住院与否)以及原发疾病的性质等因素。住院病人最常选择短暂的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非住院环境的长期治疗病人,可选用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入港及置入泵输液。

1.经外周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

(1)适应证。

①短期肠外营养(<2周)、营养液渗透压低于1200mOsm/L者。

②中心静脉置管禁忌或不可行者。

③导管感染或有脓毒血症者。

(2)优缺

文档评论(0)

小刺猬知识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药学、临床药师持证人

主管药师、临床药师、执业药师、美国MTM药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3日上传了中级药学、临床药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