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学考语文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汇总 .pdf

浙江高中学考语文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汇总 .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中学考语⽂基本篇⽬⽂学常识汇总

浙江⾼中学考语⽂基本篇⽬⽂学常识汇总

【⽂学体裁知识】

1.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和七⾔两种形

式。律诗分四联:⾸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标题带有“歌、⾏、引、吟”等字眼的⼤多为古体诗,如《琵琶⾏》《游⼦吟》。

2.词,产⽣于隋唐,⼜称曲⼦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盛⾏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

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轼、南宋⾟弃疾。词按结构⼜可分成:⼩令(只有⼀阕,没有上下阕,58字以内),59—90

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每⾸词都有⼀个曲词名称,叫词牌,⽽标题则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3.戏剧,是⼀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

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盾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4.元曲:元曲=杂剧+散曲。散曲=⼩令+套曲(⼜叫套数,由多⽀曲⼦连贯组成,可供配乐歌唱,是元杂剧的主体部分)

5.元杂剧:

1)概念及产⽣:元代戏曲形式,语⾔以北⽅民间⼝语为基础,融歌曲、宾⽩、舞蹈、表演等于⼀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

⾦末元初产⽣于中国北⽅。(2)结构特点:①⼀般每本四折,⼀折相当于话剧的⼀幕;②每折限⽤同⼀宫调的若⼲曲牌组成

的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组成。宫调即调⼦。曲牌即曲调的名称,类似于词牌,每个曲牌都属于⼀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

的第⼀⽀曲⼦前⾯都标有宫调名。

(3)剧本组成:

①曲词:剧中⼈的唱词,杂剧的主体部分。

②宾⽩:指⼈物对⽩、独⽩、旁⽩、带⽩等,由⽩话或部分韵⽂组成,因杂剧以“唱为主,⽩为宾”故称“宾⽩”。

③科、介:元杂剧中指⽰⼈物动作与表情的术语。

④⾓⾊名:旦(⼥⾓,正旦即指⼥主⾓,另有花旦、⽼旦、⼑马旦等),末(男⾓,正末即指男主⾓,另有外末、副末等),

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丑(滑稽⾓⾊),⼘⼉(扮演⽼年妇⼥),洁郎(扮演和尚)。

6.说:古代⼀种议论性的⽂体,⼤多是就⼀事、⼀物或⼀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格,篇幅⼀般不长。

7.记:是古代⼀种可描写、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的⽂体,如《始得西⼭宴游记》,《五⼈墓碑记》,《桃花源记》。

8.志:古代⼀种⽂体,与“记”相似,如《项脊轩志》。

9.论:古代⼀种议论性的⽂体,分为政论、史论,后者如苏洵《六国论》。

10.序:①书序,书前说明书籍编写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等情况的⽂章,如《兰亭集序》;②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相

赠,称为赠序,如《滕王阁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