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说课稿15.pdf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说课稿15.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1)、(2)。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教学求商的近似数中进一法、去尾法实际运用的教学,

由于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都比较抽象,加之小学生的直观思维,教

师可以用现实事例将学生引入例题中,引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然

后通过大量实例问题,让学生去研究、讨论让学生对进一法、去尾法

的来由、用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通过课后的小结使学生对进一法、

去尾法产生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有时需要

用“去尾”和“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

值的含义。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

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

较熟练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并再次认识循环小数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过

“四舍五入法”,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都曾涉及过,本节课重在使学

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数学

思维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

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以“创境激趣”为关

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

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

学,让学生经历思维冲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

探索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谁平常自己买过东西的举手。会买东西吗?现在老师给

大家出个题,看同学们谁能帮老师算出来。出示复习题。

(从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而生活中许多问题的确要用数学去解决,不但提高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的

价值。)

生活中,像这样的题目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来保留近似值,那

又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解

决问题。

(二)新授

1、课件出示例题

(1)大家能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体会提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提生

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求出6.25

和16.6这两个商,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

法(四舍五入法),因此可能会出现可以分装在6个瓶子和包装17个

礼盒的结果,这两个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引发学生的质疑和争议。借

此时机组织学生在组内交流探究,让他们继续争议下去,在辩论中明

确为什么要7个瓶子和只能包装16个礼盒,使学生印象深刻,方法

的形成水到渠成,同时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不用“四舍五入

法”取近似值,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近似值的道理。

我通过学生对两个实例的比较,在比较中揭示两种取商近似值的方

法,使学生对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更体会了要根据不同的情

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四)交流方法、解决问题

1、指名说板,呈现不同的解题过程。

2、小结:分析问题时,我们要弄清楚题目的数量关系,再选择适当

的方法进行解答,怎样取“近似值”心中都要很清楚。

(设计意图: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

展思维。呈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后,享受

成功的快乐。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发现问题的良性

循环。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

广阔的空间。

(五)尝试训练、反馈评价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在练习中设计了判断和解决问题,其目的是首先让学生能明确根

据实际的情况应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其次再实际动手解决

问题。在整个练习中充分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为

什么?这样有利于学生灵活应用方法,依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六)深化练习,学会分析

最后的课外延伸,设想是数学教学从生活入手,最后又回归生

活,更加充分地体现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