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杨智慧高中第五册教案.doc

高中语文:杨智慧高中第五册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第五册教案杨智慧版权所有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PAGE

PAGE56

蜀道难

教学目的:

=1\*GB1⒈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GB1⒉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GB1⒊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4\*GB1⒋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教学重点难点:情感风格

教学准备:网络资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总1-2节)

一课时

教学要点:感知课文,诵读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GB1⒈谈谈你心目中的李白或你所了解的李白:

(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GB1⒉回忆李白的名句:

=1\*GB3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GB3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GB3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4\*GB3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GB3⑤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写作背景简介

《蜀道难》,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和关切。

关于《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和主题思想,自唐宋以来便有许多不同说法。詹钅英先生《李白诗文系年》推翻众说,论证了此诗为送友人入蜀之作。诗中备言蜀道之险恶难行以寄寓求仕无成、世路坎坷的感慨。应是天宝初年受权贵谗毁,乃愤然弃职离京前后所作。

三、诵读课文

=1\*GB1⒈注意:=1\*GB3①口熟脑记;=2\*GB3②连缀关键词句;=3\*GB3③理清思路;=4\*GB3④分清语调、语气;=5\*GB3⑤把握情感基调。

=2\*GB1⒉教师范读,或跟网络朗读

=3\*GB1⒊学生自由朗读

正音:噫吁唏猱扪参巉湍嗟吮咨

四、诵读第一段:

=1\*GB1⒈诵读提示:

=1\*GB3①“噫吁唏……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GB3②“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GB3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凋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2\*GB1⒉词义点拨(略)

=3\*GB1⒊诗歌的语言受押韵及平仄限制,次序有所颠倒,让学生指出那些地方是颠倒的,应如何顺句?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4\*GB1⒋段落串讲(略)

=5\*GB1⒌板书: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6\*GB1⒍朗读,思考:

你读出了什么情味?李白用了什么高超技法?你最欣赏那些语句?

(雄放、人与自然、勇力、神力)

五、预习后文,背诵一段

二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二、三段,小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背诵第一段

二、诵读第二段:

=1\*GB1⒈自由诵读

=2\*GB1⒉交流

=1\*GB3①重点字词

=2\*GB3②节奏、升降、语速、情味

(*“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