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的起源

;;阴阳的划分:

阳—运动的、热的、在上的、向外的、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

阴—静止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晦暗的、抑制的、虚弱的。;阴阳的特性;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1、阴阳交感;2、阴阳的对立制约

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制约斗争动态平衡

二个含义:

(1)阴阳属性都是对应的矛盾的。

如上下、动静

(2)在属性对立的基础上相互制约。如寒热

;3、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属性相反(绝对的)

制约——相互克制(相对的)

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相互依存(绝对的)

互用——相互促进(相对的)

;4、阴阳的消长平衡;(2)阴阳消长平衡:

平衡→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处于一定范围、限度、时间内保持着动态平衡,总体相对稳定。

上限

下限

正常异常;5、阴阳的相互转化;(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阳阴

部位:上下

表里(脏腑)

背胸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

脏腑:六腑五脏

心阳心阴

经络: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阳

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阴;(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实寒证痛经

;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阴阳两虚: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另一方不足的病理变化。

阴虚阳虚阴阳两虚

阳虚阴虚

;4、阴阳转化;(四)指导疾病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五)用于疾病的防治;2、归纳药物性能;案例一;第二节五行学说;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性质的事物,归属于木行。;;土爰稼穑——凡具有承载、受纳、生化等性质的事物,归属于土行;金曰从革——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

性质的事物,归属于金行;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闭藏等性质的事物,归属于水行;(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和推演;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

1.五行的相生相克;;2、五行的制化;

(四)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

相乘:相克太过

相乘次序:与相克次序相同

相侮:反克

相侮次序:与相克次序相反

相生、相克─正常现象(生理)

相乘、相侮─异常现象(病理);三、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学的应用;(二)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三)说明脏腑疾病的发病和传变规律;(三)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四)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1、控制疾病的传变(生克乘侮);2、确定治则与方法;其他:

指导脏腑用药

色、味

指导针灸治疗

指导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