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题
《题西林壁》
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缘”,会写“题、侧”等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
重难点
1.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大量的古诗词,初步把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有肯定的基础。教学时应以读促讲,引导学生结合注释,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古诗。
教学帮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激趣导入,读懂题目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里的风景吗?对,庐山瀑布。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庐山的景色不只是瀑布,你看那峰峦宏伟的山峰,更是如此壮丽迷人。北宋诗人苏轼,巡游庐山之后,就写下了一首名篇《题西林壁》。
2.了解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有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有《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等传世。
3.思考:从题目《题西林壁》中,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题,书写、题写;西林,指西林寺;壁,墙壁。题目点明了诗人题诗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方。
学习任务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听读古诗,然后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学习生字“缘”。
缘,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时要留意:“纟”两个撇折平行;“彖”整体紧凑,头部宜小,中横稍长,下部三撇平行、均匀。
3.理解诗意。
(1)横看成岭侧成峰
思考:哪两个字体现出了作者的观察角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别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明确:横看、侧看两个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
(2)远近高低各不同
思考:诗人又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明确:诗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3)前两句大意: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4)想一想,为什么看庐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明确: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庐山的样子因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异,实际上赞美了庐山的雄奇壮观。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考:为什么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
明确:“缘”的意思是因为。
之所以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学习任务三:感受全貌,领悟道理
1.观赏视频:庐山全貌
2.为什么诗人身在庐山中反而认不清它的真面目?
明确: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3.从这首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不同;我们看待事物要客观,要全面了解。
4.在做人方面,我们又获得了哪些启发呢?
示例:我们看人要全面,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或优点,要从不同角度去看,既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又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5.归纳总结。
庐山雄奇秀丽,千姿百态,但因为身处其中,无法窥其全貌。这两句诗蕴含哲思,启示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只有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主题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