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职教学课件: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马加爵杀人案.pptx

中职高职教学课件: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马加爵杀人案.ppt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加爵杀人案;添加标题;二、犯罪起因

邵瑞杰:马加爵大学三年半最好的朋友,因为打牌与马加爵发生口角,批评了马加爵的为人,于是被杀。

唐学李:只因为他暂时借住在马加爵宿舍里,那两天又总是睡在宿舍不爱出门,妨碍了马加爵的杀人计划,因而被杀。

龚博:因为过生日没请马加爵,而邵瑞杰又用此事教训马加爵:“就是因为你人品不好,所以龚博过生日都没叫你”因而被马加爵怀恨,惨遭杀害。

杨开红:马加爵正在宿舍里处理杀死邵瑞杰时留下的血迹时,恰巧来到马加爵的宿舍找人,马加爵担心事情泄露,杀害了杨开红。;三、案例分析;(一)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是马加爵犯罪心理的“滋生点”

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人的犯罪心理的来源同样是对客观世界消极因素能动反映的结果。马加爵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消极因素,为马加爵犯罪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消极因素:严重的“贫富差距加大”、马加爵家庭贫困

学校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的忽视

;(二)马加爵性格中的不良因素是其犯罪心理形成的“发生器”。

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各阶段都存在利益倾向的差异,都存在获利阶层和失利群体,都存在大量的消极因素,而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对个体来讲,它只是外在的东西,并不会强加于个人的心理之中,形成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学关于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化机制也充分说明了,主体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指性格中的不良因素)对外界消极因素的选择性反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马加爵不良性格因素:过分自尊与过分自卑、自小形成的内倾型性格

;(三)被朋友抛弃,丧失精神依托,是马加爵犯罪心理恶化的“导火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尊重的需要属于高层次的需要,而归属与爱的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需要层次越低,满足需要的动机越强烈。

尊重(可以忍)马加爵在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得不满足时,他会

产生怨恨,并试图去改变这种状况。(练肌肉、喜欢动武、打篮球)但现???

并没有让他的需要得到满足,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

;归属(不可以忍)在大学生活中,他仍有精神依托,那就是如他一样贫困而又不怎么出色的同学如邵瑞杰等,他认为这些与他同处不受重视地位的同学才是他真正的朋友,才是他可以依托的精神支柱。但案发前玩牌口角中被刺激(“没想到你连玩牌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内心极自尊又极自卑的马加爵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感到自己的无助、失落,被遗弃感产生。积怨难忍,产生犯罪动机。;(四)凶残的犯罪行为,是马加爵犯罪心理巨大释放的必然

犯罪心理学的“挫折——攻击”理论指出,当个体遭受挫折以后常常引起愤怒的情绪,由于认知范围狭窄,找不到自我解脱的方法而迅速产生犯罪动机,引发攻击行为,攻击的对象往往指向使之受挫折者。;发生“打牌”事情之前,已是“忍辱负重”,自己的贫穷,无法找回的自尊,毕业的惶然,父母、甚至家族的希望重任,积聚了太多太多的心理压力,有着极其强烈的反抗心理和怨恨情绪,其犯罪意向十分明显。“打牌”事情发生之后,他把所有的仇恨都集中在他认为最好的朋友与同学邵瑞杰身上。在犯罪目的确定以后,他就着手犯罪设计,精心准备犯罪工具,寻找犯罪机遇,连续三天锤杀了四个人,其强烈犯罪心理渲泄的结果就是这种凶残犯罪行为的发生。;三、启示

从小开始,强化责任教育。

当代很多人都会随意地、冲动性地进行行为,毫不考虑行为后果。这些责任丧失的行为表明对人们进行责任教育已刻不容缓。要从小教导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要认识到一个人的行为不仅是对本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且要对与之相关的人和事都要产生影响;要从小教导人们领会到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真正内涵,逐步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及人类所负有的责任。;(二)强化“尊重生命”的意识。

很多大学生犯罪事件反映出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大学生中缺乏“尊重生命”的意识。在西方一些国家中规定凡怀胎满三个月以上不准堕胎,因为胎儿已“成”人,有其生存的权利。而我们的大学生却任意地将正处旺盛时期的生命杀害或抛弃。“尊重生命”已经被残酷的事实激起强烈的呼唤。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不可再生,每人只有一次生命。必须珍惜生命,因为生命的归属从诞生那天开始早已不完全属于他本人,而是家庭、社会的一部分,一定要爱护生命、保护生命。;(三)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