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2025高考政治命题与备考 课件.pptx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2025高考政治命题与备考 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考政治命题与备考

目录二、2023年高考政治学科试题特点三、立足模块特征,提升关键能力一、核心素养下的高考政治命题思路

(一)十年高考内容改革的三大转变十年来,高考内容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落实立德树人,实现高考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加强考试内容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科学服务选才,实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一是提升选才效度,考查关键能力。优化考查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注重考查支撑学生未来长远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要求的关键能力,让善于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二是注重学用结合,创设真实情境。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把课本知识与具体真实世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三是突出思维品质,强调开放灵活。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解题路径的多样性等方面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

第三,有效引导教学,实现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与高中教学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招-考-教-学”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主渠道。一是遵循课程标准,引导中学依标教学。考查内容限定在课标范围之内,既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干和重点内容的考查。二是注重以考促教,服务教学提质增效。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引导教学把精力放在讲透课程重点内容上,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不考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引导中学把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助推育人方式改革。高考内容改革与综合改革、课程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并行推进,面临新老高考衔接、新旧课标交叠。通过开展学情调研,分析考试数据,制定科学策略,在考试内容覆盖上保持平衡,在命题素材选择上保持平实,在试题设问上保持平和,在试卷结构设计上保持平稳,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教学有序开展,为各项改革平稳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考政治命题的内在逻辑可以从“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何“情境载体串联线”三条线索进行理解和把握。“核心价值金线”贯穿高考命题和评价的始终,“能力素养银线”成为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心,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联线。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考政治命题的总体特征“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考政治命题的基本思路情境牵引知识(二)高考政治命题的内在逻辑、总体特征

二、2023年高考政治学科试题特点

经常给学生强调:凡属过往,基本不考。那我们又为什么要做真题、做练习?不期望遇到原题,而是在训练中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熟悉时政热点和答题思路。做到三个“适应”:题目的创新(情境、设问);答案的开放;情境结构的不良。

1.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3.描述和阐释事物。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4.论证和探究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考试大纲》(2019年版)1.辨识与判断。辨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判断其性质,概括其特点,并与学科的理论和观点相印证。2.分析与综合。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综合形成整体性认识。3.推理与论证。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得出正确结论,避免推理错误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