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题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181件铁器中,177件为生产工具,可以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铸铁技术领先世界 B.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C.南方耕作技术发达 D.冶铁业取代了青铜业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181件铁器中”,可以推断出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出土,说明在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B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推导出铸铁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南方耕作技术发达说法片面,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和青铜业都是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二者不能相互取代,排除D项。故选B项。

2.徭役在中国古代变化比较大,秦汉时期强制性服役,隋唐可以纳庸代役,明朝一条鞭法后折银代役。这一趋势反映了()

A.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B.白银流通量出现大幅增长

C.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 D.国家对农民控制逐渐松弛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强制性服役,隋唐时期的纳庸代役的依据均是以人丁为主,国家对农民的控制较强,明朝一条鞭法后的折银代役的依据是以资产为主,国家对人口控制放松,反映了国家对农民控制逐渐松弛,D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在战国时期就已经确立,而且材料与其无关,排除A项;B项是明朝一条鞭法实行的背景,并不能反映材料中徭役的趋势,排除B项;秦汉到明朝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3.所谓“编户齐民”,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同时废除过去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统统是国君的臣民,是谓“齐民”,总称“编户齐民”。这一制度()

A.固化了“士农工商”的身份差异 B.是土地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C.有利于政府掌控人口征发赋役 D.是中国古代郡县制确立的标志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同时废除过去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统统是国君的臣民,是谓‘齐民’”可见“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有利于政府租赋徭役的征派,增强了政府的组织能力,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同时废除过去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可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士农工商”的身份差异,排除A项;土地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B项;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郡制起源于秦国,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编户齐民”制度并非是中国古代郡县制确立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

4.《宋史·舆服志》载:“庆历八年,诏禁士庶傚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褐之类”:《辽史·仪卫志》载:“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上述记载()

A.体现了汉族服饰深受喜欢 B.反映了辽宋民族交融加强

C.说明了辽宋政权之间对峙 D.表现了契丹族逐渐封建化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庆历八年,诏禁士庶傚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褐之类”可见宋人穿契丹服;根据材料“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可见契丹皇帝以及南面臣僚在重大活动中都穿汉服,反映出辽宋民族交融加强,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辽宋民族交融加强,并非汉族服饰深受喜欢,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辽宋政权之间对峙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辽宋民族交融加强,互相影响,并未体现出契丹族逐渐封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5.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命户部下令,每乡各置木铎,选年老及瞽(gǔ,盲人)者,每月六次持铎徇于道路,宣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六句话就是“圣谕六条”。据此可知当时()

A.律令开始儒家化 B.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C.法律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