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重庆市云阳县、梁平区等地高一上期1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云阳县、梁平区等地高一上期1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3

重庆市云阳县、梁平区等地2023-2024学年

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巴地在商朝时被称作“巴奠(甸)”,其与殷商王朝为争夺势力范围发生了多次战争。西周时,巴族因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功而被封为亲近的姬姓诸侯之一。此后,巴国成为行政意义上的周王朝的子国,并逐渐与中原诸侯产生姻亲关系。这一变化说明()

A.商朝内外服制度不利于国家管理 B.西周取代商朝源于商朝统治残酷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D.西周解决了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西周时期通过分封巴国加强了与中原的联系,有利于周王控制地方,C项正确;“商朝内外服制度不利于国家管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西周取代商朝的原因,排除B项;西周分封制并未解决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排除D项。故选C项。

2.孔子讲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商鞅说:“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据此可知,两者主张的共同点是()

A.体现地主阶级的追求 B.凸显百家争鸣的趋势

C.蕴含一定的变革精神 D.强调以周礼治国理政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中孔子强调制度具有传承性,后代只是对前代的损益,因此无论多久其发展都会有迹可循,商鞅强调圣人治国,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沿用旧的法度;只要有利于人民,就不遵守旧的礼制,两者都强调对当时社会局面的变革,C项正确;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而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孔子和商鞅的主张,无法凸显百家争鸣的趋势,排除B项;孔子主张强调以周礼治国理政,排除D项。故选C项。

3.县是秦王朝从中央到地方基层一整套国家机器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单位,如人民的户籍、征收的粮食都以县为单位保管,地方的武装也以县为单位编制,徭役也以县为单位征发。由此可知,秦朝的县()

A.体现了专制的特点 B.主要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C.代表国家治理人民 D.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县是秦王朝从中央到地方基层一整套国家机器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单位”可知,秦朝利用郡县制实现了对于地方的控制,县代表中央政府治理人民,C项正确;专制强调君主权力至高无上,排除A项;材料强调县的作用,而非地方长官的产生,排除B项;材料强调县的职能,不属于考核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4.下图为秦敦示意图,敦为圆形,敛口,鼓腹,圈足,有盖,上为圆形把,通体饰勾连云纹和回纹。器内有铭文“轨”字,又称为“轨敦”,兼有督促与法度之意。这体现了秦朝()

A.注重法律教化的日常灌输 B.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C.铜器品种与铸造技术单一 D.民本思想成为法制化核心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敦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其铭文具有法律教化的功效,说明秦朝将法律教化融入到日航生活之中,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无法说明其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排除B项;中国古代青铜器品种多样,铸造技术高超,排除C项;本题材料没有涉及民本思想,不能得出“成为法制化核心”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5.东汉一朝,皇帝例居“东宫”,皇太后皆居“西宫”。皇帝亲政和太后临朝两种状态的转换,表现为最高权力在“东宫”和“西宫”之间的切换。这一现象表明东汉()

A.皇权受到外戚制约 B.社会矛盾彻底激化

C.外戚宦官交替执政 D.外戚频繁干涉朝政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