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梁山县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梁山县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3

山东省济宁梁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 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态势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说明的是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态势,B项正确;A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各自发展的说法与材料“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矛盾,排除C项。故选B项。

2.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在《两小儿辩日》说,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问题:一小孩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看起来要大;另一小孩认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午的太阳比早上感觉热。孔子无法作出判断。材料反映了

A.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日趋激化 B.儒家思想的统治权威受到挑战

C.人们对自然宇宙现象提出思考 D.私学发展提高了儿童知识水平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的《两小儿辩日》,通过对太阳与人距离远近的辩论,揭示了战国时期人们对宇宙的思考,故C项正确;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问题不属于百家争鸣,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故B项错误;材料与私学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3.根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评价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封建论》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藏书》

A.秦始皇制定了统一的法律 B.秦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

C.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D.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制度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史书中认可秦朝的法律制度,秦朝对国家统一的作用,秦朝的制度的积极作用,以及把秦始皇称之为“千古一帝”,由此可以看出,对秦朝统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故D项正确;ABC项都只是材料的部分解读,不符合题意,排除。

4.如图,在山东沂南县一东汉大墓,出土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豪强地主田庄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左侧是粮仓。据此可知,当时

A.国家政治相对清明 B.休养生息政策成果显著

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 D.存在地方势力膨胀隐患

〖答案〗D

〖解析〗

材料是对东汉田庄经济的描述,说明的是地方经济实力强大,存在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收集到以下几段史料,这组史料体现的主题是()

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国,“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晋书》

羌人姚苌建立的大秦政权,认“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晋书》

鲜卑人拓跋猗卢建立的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

《晋书》

A.禅让制度之辨析 B.炎黄部落之考证

C刘氏政权之沿革 D.华夏认同之演进

〖答案〗D

〖解析〗

三则材料都是关于少数民族建立政权之后,将汉族帝王或者华夏祖先作为自己的祖先,这体现了少数民族华夏意识的强化,意味着华夏认同的进一步发展,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禅让制度,排除A项;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政权将汉高祖视为先祖,并未探究炎黄,排除B项;大秦、代国相关材料与C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下图反映的是唐朝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唐朝()

A.中后期人口增长率较高 B.人口的增减与社会环境相关

C.安史之乱后经济濒临崩溃 D.皇位争夺抑制了人口增长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唐高宗前期至唐玄宗前期人口持续增长,这与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有关,而唐玄宗后期出现安史之乱,社会动荡造成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由此可知,人口的增减与社会环境相关,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后期人口增长率较高,排除A项;“安史之乱后经济濒临崩溃”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皇位争夺与人口增长并无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

7.下表为《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它反映了()

时期

宰相总人数

进士出身人数

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径

唐玄宗

34

7

举荐、行伍、门荫

五代

46

24

吏职、幕僚、举荐、行伍、门荫等

北宋

72

63

资荫、摄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