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2024届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4届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华为Mate60自发布以来,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华为Mate60的麒麟芯片的编号为2035-CN,据说由中芯国际代工生产,虽然中芯国际并没有公开表示麒麟9000s芯片是工艺,但芯片行业普遍认为该芯片工艺相当于7纳米甚至5纳米工艺。纳米是一个基本物理量的度量单位,请问这个基本物理量是(????)

A.质量 B.米 C.长度 D.秒

2.在下列共点力中,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1N、1N、3N B.2N、6N、7N C.3N、6N、2N D.18N、6N、11N

3.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

B.在花样滑冰比赛中判断运动员滑冰的技术难度时,不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C.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在每晚的19时38分开播,这里的“19时38分”指时刻

D.物体运动的速度(对时间)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4.餐厅暖盘车的储盘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等间距竖直悬挂在水平固定圆环上,下端连接托盘。托盘上叠放若干相同的盘子,取走一个盘子,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已知单个盘子的质量为300g,相邻两盘间距1.0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10N/m B.100N/m C.200N/m D.300N/m

5.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B的质量为,AB用绳(不可伸长)和弹簧(轻质)连接后,悬挂在天花板上。若在点剪断轻绳,则在剪断后的瞬间(??)

A.A的加速度为0 B.B的加速度为

C.B的加速度为 D.A的加速度为

6.某高速公路上ETC专用通道是长为的直线通道,且通道前、后都是平直大道。安装有ETC的车辆通过ETC专用通道时,可以不停车而低速通过,限速为。如图所示是一辆小汽车减速到达通道口时立即做匀速运动,车尾一到通道末端立即加速前进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像中小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B.图像中小汽车减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为

C.图像中小汽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比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

D.由图像可知,小汽车的车身长度为

7.如图(a),摩擦角的物理意义是:当两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静摩擦力f与支持面的支持力N的合力F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即为摩擦角,可知。利用摩擦角的知识可以用来估料,如图(b)所示。物料自然堆积成圆锥体,圆锥角底角必定是该物料的摩擦角。若已知物料的摩擦角和高h,动摩擦因数为。物料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可求出圆锥体的体积为(????)

A. B. C. D.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两硬竹竿竖直插在水平地面的A、B两点,竿间拴接一长度大于两竿间距的轻绳,光滑的轻滑轮放在轻绳上,下端悬吊一物体,开始时绳与竹竿的悬点M、N等高图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左侧细绳的拉力小于右侧细绳的拉力

B.仅将右侧的N点沿竖直方向升高少许,两侧细绳的拉力大小不变

C.仅将左侧竹竿以A点为轴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小角度,两侧细绳的拉力减小

D.仅将两竹竿分别以A、B为轴逆时针方向转过相同的小角度,两侧细绳的拉力增大

9.如图所示为某建筑工此的传送装置,传送带倾斜地固定在水平面上,以恒定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质量的炭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顶端,经时间炭块的速度达到,此后再经过的时间,炭块运动到传动带的底端,且到底端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弦值

B.炭块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传送带的长度为

D.炭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的长度为

10.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和,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则()

A.当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时,A的加速度为

C.当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三、实验题

11.某兴趣小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物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用水平力向右拉物块B,使其向右运动。已知物块A质量,物块B质量,水平力,重力加速度。

??

(1)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该同学拉动物块B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各学科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