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丨写景角度和方法考题破解! .pdf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丨写景角度和方法考题破解! .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古代诗歌鉴赏⼁写景⾓度和⽅法考题破解!

写景的⾓度和⽅法,有单独命题的,也有两者结合起来考查的。考⽣对“⾓度”和“⽅法”界定不清,就会造成答⾮所问。因

此,破解这个难点必须弄清写景的⾓度(远近、⾼低、上下、内外等)与写景⽅法(修辞⼿法、视听结合、动静结合

等)的区别,根据题⼲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例】阅读下⾯的唐诗,回答问题。

伤春五⾸(其⼆)

杜甫

莺⼊新年语,花开满故枝。天青风卷幔,草碧⽔通池。

牢落官军速,萧条万事危。鬓⽑元⾃⽩,泪点向来垂。

不是⽆兄弟,其如有别离。巴⼭春⾊静,北望转逶迤。

诗歌的前四句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分析写景技巧的能⼒。从写景的⾓度来看,“莺⼊新年语”“天青风卷幔”是写⾼处、远处之景;“花开满故

枝”“草碧⽔通池”则是写低处、近处之景。⾼低、远近的搭配,使画⾯富于变化⽽具有层次感。从写景的⽅法来看,“莺

语”是着眼于听觉的描写,“花开”是着眼于视觉的描写。视听结合,使画⾯有声有⾊。“花”“草”着眼于静态事物的描

述;“风”“⽔”分别⽤“卷”“通”进⾏动态描述。动静结合,使画⾯充满⽣机。

【答案】

从写景的⾓度来看,⾼低、远近搭配,写景视⾓灵活。既有⾼处的“莺”“天”,⼜有低处的“花”“草”,搭配合理,层次分

明。从写景的⼿法来看,①视听结合,“莺语”是听觉描写,“花开”是视觉描写,⼆者结合使画⾯有声有⾊。②动静结

合,“花”“草”是静景,“风”“⽔”与动词“卷”“通”相搭配,使画⾯充满⽣机。

古代诗歌常⽤的写景⾓度和⽅法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的写景⽅式,往往是在⼀种意境⾥同时描写动态与静态的画⾯,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

声⾊(视听)结合

古代诗歌写景常涉及声⾳与颜⾊,作者往往利⽤感官(听觉、视觉、嗅觉等)多⾓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从⽽收到

很好的艺术效果。

正⾯描写和侧⾯描写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景物⼊⼿,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读者⼀⽬了然;也可以不从正⾯景物⼊⼿,⽽是从与其相关的

侧⾯景物写起,来揭⽰该景物的特点,这样能给读者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法结合运⽤,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

鲜明、更加突出。

虚实结合

实景是作者描写的现实中的客观景物,虚景是作者通过联想、想象或回忆⽽虚构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种浓郁

的情思。

点⾯结合

作者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地、静⽌地写主体物,还将主体物与周围的景、物等联系起来进⾏描写,点⾯结合,使主

体物形象更丰满、更有特⾊。

时空⾓度

凡写景总有⼀个顺序,远近、⾼低、上下、内外,⽆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看同⼀景物,观察者所处的⽅位不同、⾓

度不同,视觉形象也会呈现出千姿百态。从不同⾓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更加全⾯的认识,获得更完美

的感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