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三)古典诗歌表现人物的方法——侧面烘托.pdf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三)古典诗歌表现人物的方法——侧面烘托.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三)古典诗歌表现人物的方法——侧

面烘托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三)古典诗歌表现人物的方法——侧

面烘托

2014-04-1310:52阅读:1,804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三)

古典诗歌表现人物的方法——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又叫间接描写,这种手法不直接对人物进行描写,而是

通过对周围人物、环境、外物等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人物,以使

其鲜明突出。这种手法主要包含以人烘托人、以物烘托人和以环境烘

托人三种情况。

请看同样出自“汉乐府”中的两段诗句。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都是女主人公的漂亮,不过,在表现手法上

有明显的不同。《孔雀东南飞》中的这段文字直接描写了主人公刘兰

芝的穿着、身上的饰品、长相和动作,这些描写从正面表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现了刘的漂亮。《陌上桑》则不仅有对女主人公罗敷采桑时所用

的笼子,她的发式、耳饰、衣着的直接描写,还描写了罗敷采桑途中

所遇到的“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四类人。诗歌

为什么要描写这些人?显然,诗歌写着四类人目的并不在他们身上,

而是通过他们见到罗敷之后种种如痴如醉的举动来表现罗敷之美。这

种写法就叫侧面烘托,这样写的好处是把罗敷的美表现得极具感染力。

再看下面这首诗。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边将形象。如何把握这个形象?诗歌在塑造这

个形象时,基本上没有对其做直接描写,而主要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因此,只要搞清诗歌借助何种媒介烘托这个形象,如何烘托这个形象,

就基本上把握了这个形象和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首联描写的是边将的生活环境。“北风凋白草”描写的是边

塞之苦寒,是自然环境。读到这样的句子就要想想:诗歌描写自然环

境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描写边塞的苦寒就是为了烘托边将生活之

艰苦,因为他就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胡马日駸駸”,写胡马

每天都跑得很快。这里的“胡马”不是一般的马,是战马。写胡人的

战马每天都在奔驰,其实是想说战争之频繁之激烈,这就渲染了一种

紧张的战争气氛。边将每天都要面对敌人,面对战争,恐怕无时无刻

不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他也一定因此而身心俱疲。诗歌开篇通过环

境描写烘托了边将饱受边塞生活之苦。

颔联中有“边将心”三字,这可以说是整首诗里唯一对边将的直

接描写。不过,边将心里想些什么?仅看这三个字却无从知晓,因此

还是要看其它描写。这一联明确交代所写时间为“秋来”、“夜后”。

秋天,本就是一个让人感伤的季节,再加上又身处肃杀的边塞之秋,

夜后独立于戍楼之上遥望明月的边将,其心中之伤感孤独可想而知。

此联对边将思乡之情的表现,仍然通过交代时间和对物象的描写从侧

面加以烘托。

颈联描写边将所穿之“铁衣”和所骑之“战马”,其目的还是对

边将的形象进行烘托:上联以“霜露重”描写铁衣,表现边将在戍楼

上站立时间之长,烘托其乡思之浓;下联“战马岁年深”,写战马在

边塞征战的年岁很长,是从侧面表现边将戍边时间之长。

经过层层烘托,至此,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

已经呼之而出了。不过,把握了边将这个形象,还不能说完全读懂了

这首诗。要彻底读懂这首诗,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诗人塑造这个形象的

目的何在。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何在?首先,当然是对边将和像边将

一样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守边将士的同情。不仅如此,我们还

要思考造成边将们痛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