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xVIP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

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势”。

重难点:

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

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疏荡的文气和跌宕的文势。

教学过程:

一、自主先学

1、资料链接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苏洵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嘉祐二年,十九岁的苏辙与兄苏轼同中进士。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是一篇干谒文,文章着重阐释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者气之所形”,同时表达了对韩琦的仰慕之情及拜见之意,但在表现仰慕韩琦时,苏辙行文中没有流露出攀高枝、求高官的意思,只是将求见高人心切、盼望高人指点以达养气目的的内心表露出来了,文辞恳切,才华毕显。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

关键词:

(过渡:两者之间巨大差异?一个是初出茅庐、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一个是德高望重的三朝宰辅、官僚楷模,苏辙要怎样说明打动韩太尉呢?)

2、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注意重要句子和字词的理解,自主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字音:溢嵩山汩没华之高宫阙仓廪苑囿

翰林恃惮斗升之禄召公

第一段:太尉执事:尊称。以为文者气之所形:认为。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而。

浩然之气:正大刚直的气质。疏荡:洒脱而不拘束。而见乎其文:同“现”,表现。

翻译: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第二段:十有九年:同“又”游:交往乡党:乡里自广:扩大自己的视野

恐遂汩没:恐怕(志气)因此埋没决然舍去:毅然离开恣观:尽情观赏

慨然想见:感慨地想到仰观:瞻仰以才略冠天下:才能谋略为天下第一

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畏惧;行动,发动而辙未之见焉:(句式)宾语前置句;可是;语气词,啊

翻译: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

第三段:不志其大:没有立下大志辙之来也:主谓之间,取独闻一言以自壮:激励自己尽天下之大观:看尽;雄伟景象

翻译: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第四段: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