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媒体成主流难本土杂志有空间.docVIP

跨国媒体成主流难本土杂志有空间.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4月17由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与《市场观察。媒介》杂志、和讯网联手打造的2005中国财经媒体运营高峰论坛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隆重举行。旨在为财经类媒体提供一个更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财经类媒体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战略;网易商业报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程报道。以下是牛文文发言实录。

非常高兴今天参加这个讨论会,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也是一个创刊110期的祝贺。刚才秦总和喻老师讲的都是宏大的题,针对杂志来讲,相对报纸和其他的媒体,它基本上是特众媒体,或者小众媒体。杂志媒体发行量和受众量跟其他媒体没有办法比。杂志媒体在中国面临的困境跟报纸有相近的地方,也有独特的地方。差不多在2年多,三年前也有一次类似的讨论,那是在北京科博会,在中国大饭店,我在那个会议上有一个发言。我的意思是本土、商业、期刊还有没有未来。当时我们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呢?就是本土的商业杂志,很有压力。当时《福布斯》还没有开始,但我们已经知道他们有举动了。还有非常多的来自跨国媒体的压力,发行量比不过他们,尽管他们不能落地,我讲的大概是02年左右。尽管跨国媒体的中文版不能落地,但发行量确实不小。比广告比不过,比内容本土内容很少,不能跟人家比内容。当时我们有一个担心。

当时日本日经吉村社长来北京,他就讲70年代商业周刊在全球扩展,跟日经集团一起办了这本杂志,当时两家股权还差不多,内容主要是商业周刊提供,后来过了大概十多年以后,商业周刊就推出了。日经BTT就成为主流期刊。日本确实没有主流的财经商业报纸,他们最强的是娱乐和时政。但商业和财经报纸和杂志都比较弱,我看最强势的杂志也是《福布斯》韩国版,据说阿拉伯版他们也要出。对后发达国家来说做杂志,我们本来以为我们是有幸的,躲在这个角落里面面对跨国公司的挑战比较容易一点儿。杂志还可能独立生存,很大程度上是品位化的东西,是价值化的东西,是观念化的东西,是判断性的东西,不但是资讯,是资讯以上的判断。即便在这个领域上我们也感受到强大的压力,我们要不要先缩回来。3、5年的运作我们发现,最大的压力还是这个压力。这几年我们感觉就杂志而言,这种担心不是非常的强烈了。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中国企业家》办的中国企业家年会,我跟很多人聊天,发现他们的观点跟我截然相反。他们关心所有的问题都是跨国公司和跨国资本在本土商业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证。本土商业在崛起的过程中间,本土商业领袖能不能取得全球地位和全球价值,那次之后我发现作为本土杂志没有那种担心了。最后决定你杂志生存还是价值趋向和关怀,《福布斯》中文版永远取代不了中文版的杂志,因为每到关键时刻,跨国公司不会做特别本土的东西,比如联想收购IBM,本土杂志是从联想角度考虑,而他们肯定是从IBM的角度考虑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改变,无论从广告和会议活动,大体上来讲跨国担心少很多,他们不会成为中国主流的商业期刊,只是满足大家对全球资讯的需求,以及对跨国商业哲学交流的需求。当年有人跟我说,媒体在全世界是伴随商业的,200年前英国人,所以有FT,经济学人。后来到了美国资本主义,华尔街资本主义,后来有了《华尔街日报》、《福布斯》,后来全球的经济中心向日本转移,日本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日本商业媒体在全球没有太大的影响,日经很好,但太本土,后来四小龙就没有出现。过去20年和未来20年,是中国时期。需要有中式的总结。这个商业都是企业,美元和人民币都是一样的,但做企业的人思想不一样。为什么日经是这样一种做法,而美式是另外一种做法。全世界的商人我们都知道,但全世界人不知道中国人怎么做商业。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中心的崛起,中国商业时期的来临,一定会托起中国的商业媒体。我要总结中国商业有什么特点,在跟国际商业交流的时候用什么话语来交流,这需要靠我们媒体一起做这个事情。我们不希望像日本人一样,有崛起商业,但没有崛起商业代言人。美国媒体对你压制很厉害了,比如出现丑闻,美式媒体就有非常大的压力。比如TCL收购欧洲的商业,你有什么东西,它话语权非常的强。他认为中国收购罗福汽车,他汽车保险杠单设一个扣,意思是抛锚之后需要拉。最大的大有是跨国媒体的压力以及中国企业全球化之后,你话语权的大小,我认为我们还是有希望的。阿里巧巧

欢迎与阿里巧巧特约慧客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企业观察家,网易商业频道特约评论员,经济学硕士。

文档评论(0)

小小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小文档小小文档小小文档小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