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降低疲劳的方法和途径.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预防和降低疲劳的方法和途径第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疲劳的定义及分类疲劳是一种主观感受,表现为暂时性的工作能力的下降,经过休息调整能得以恢复。疲劳的出现也是机体需要休息的信号,以免于损害性病变的发生。人的作业疲劳及其预防

一、人的作业疲劳

第2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广义:疲劳概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身体不适和工作效率的下降狭义:疲劳如视觉疲劳、听觉疲劳、腰肌疲劳等。疲劳一般分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疲劳分类:体力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第3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精神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行为改变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局部疲劳、全身疲劳、智力疲劳、技术疲劳、心理疲劳第4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疲劳部位与职业的关系第5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疲劳产生的机理疲劳是劳动过程中人体器官或机体发生的自然衰竭状态,是人体能量消耗与恢复相互交替.中枢神经产生“自卫”性抑制的正常生理过程。(1)疲劳物质累积理沦疲劳物质(乳酸)-大量累积-人的体力衰竭-不能再进行有效的作业。第6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力源消耗理论能源物质“肌糖原”储备耗竭或来不及加以补充,人体就产生了疲劳。(3)中枢系统变化理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将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功能,即保护性抑制,使肌肉组织不致过度消耗而受损,保护神经细胞免于过分疲劳。疲劳是对机体起保护作用的一种“信号”。第7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生化变化理论作业及环境引起体内平衡紊乱状态而产生了疲劳。肌肉活动和收缩-淀粉减少-乳酸-热能-不足-疲劳休整后,肝脏-提供动物淀粉,乳酸恢复为淀粉,另一部分送回肝脏重新合成.使得劳动状态继续进行下去。(5)局部血流阻断理论静态作业:长时间维持一定的体位-局部疲劳。肌肉收缩-肌肉膨胀-坚硬,内压很大-阻滞通过收缩肌肉的血流-局部血流阻断。第8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疲劳产生的原因(1)作业强度与持续时间劳动负担是作业强度和作业持续时间的函数。作业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劳动者就越容易疲劳。劳动负担=作业强度*作业持续时间。(2)作业速度作业速度越高越容易导致疲劳。(3)作业态度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机对心理疲劳影响极为明显。劳动热情高,工作兴趣大,主观疲劳的感受就越小。动机水平越高,准备支付的能量越多,越不易感到疲劳。第9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强化工作动机,提高工作兴趣,减少疲劳感。(4)作业时刻:在什么时间进行作业也影响疲劳的产生和感受疲劳的程度。比如夜班作业比白天作业容易疲劳。这和人体机能在夜间比在白天较低有关。(5)作业环境:不合适的照明条件、湿度、温度、噪声、粉尘等都会增加作业人员的精神与肉体负担,造成疲劳感。(6)影响疲劳的具体因素A、作业类别。能量消耗大的劳动作业、作业速度快、作业种类多变化大且复杂、作业范围广、精密度要求高、注意力要求高集中、操作姿势特殊、一次性持续时间长、有危险的作业、环境恶劣的作业。第10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B、作业条件。作业不熟练、睡眠不足、上班时间过长、休息时间不足。平均拘束时间过长、年龄过低或过高、疾病、生理的周期不适。C、劳动者的主观条件。劳动情绪低下、劳动兴趣不大、人际关系不和、家事不称心、担负责任重大、对疲劳的暗示、个人性格的不适应。第1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疲劳的检测方法生化法、生理心理测试法、他觉观察及主诉症状调查法常用测定方法(1)肌腱反射机能测定法(2)触二点辨别阈值法(3)皮肤划痕消退时间法(4)皮肤电流反应测定法(5)心率值测定法(6)色名呼出时间测定法(7)购销符号数目测定法(8)反应时间测定法(9)闪光融合值测定法第12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疲劳的预防与安全1.疲劳规律(1)疲劳的一般规律①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恢复。青年人比老年人休息恢复得快,因为青年人机体供血、供氧机能强,在作业过程中较老年人产生的疲劳要轻。体力疲劳比精神疲劳恢复得快。心理上造成的疲劳常与心理状态同步存在和消失。②疲劳有累积效应。未消除的疲劳能延续到次日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