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积木高中篇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数学积木高中篇上

我的数学积木:高中篇上

2011年07月26日

向“723动车追尾事故”中遇难的同胞表示哀悼,愿逝者安息,生者早日康复,坚强地站起来。

我的数学积木:高中篇上

一到高中,感觉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同时也承担了新的压力(高考)。见到了许多新的老师和同学,高手多了,竞争更激烈了,感觉紧张又兴奋,最初还真有点不适应。拿数学来说吧,之前一直以为函数f(x)是f与x相乘呢,那个不知被老师说了多少遍的高中数学思想精髓“数形结合”,花了一段时间才能把握住要领。

高中最令我心喜的是学校图书馆对大家开放,不过每天开放时间相当短,周末闭馆。其实在初中时我偶然一次发现学校也有图书馆,只是从来没开放过。我们那个高中有两个馆,一个叫图书馆,一个叫阅览室。图书馆里放的是一些比较老的书,有的书比我岁数都大。阅览室里面是最新的报纸和杂志,如数学通报、数理天地、英语周报和半月谈等等。我多数时间泡在图书馆,偶尔去阅览室看看杂志。我喜欢看些古典的书(文理皆可),特别是那些作者已经作古多年的(当然我也看流行的书,只是相对较少)。我总觉得时间是检验一本书内在价值的重要标准~而且,我感觉读老书比看新书有感觉,这人学数学同样也是需要感觉的。现在的我基本不在公开场合谈某些书内在质量的高低了(虽然自己内心中有把尺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比起书的水平高低,哪本书最适合你的风格可能更重要。

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我看的书大都是半科普性的书,就数学方面有两本书印象挺深刻的,一本叫《一百个著名初等数学问题:历史和解》和《形形色色的曲线》。前者搜集了初等数学领域的一百个著名数学难题(多数只是问题初等,有些证明方法不一定初等),如费马大定理n=3时的证明,代数基本

定理的证明,阿贝尔关于五次代数方程一般无求根公式的问题等,这本书所涉及内容可谓初等数学的一个高峰。个人感觉这本书难度很大,反正当时看起来相当吃力。《形形色色的曲线》一书就内容技术难度看,要低于前一本,但不少内容需要读者有单元微积分初步知识,门槛较高。我高一时通过抄书自学了单元微积分(有机会谈谈这段很有启发的经历),所以得以欣赏此书。《曲线》这本小书很有意思,例如讲摆线的最速降线性,举了一个例子,两个滑道,一个是直线斜坡,另一个是曲线(摆线)斜坡,两条滑道起点和终点相同。现在有两个小孩分别从两个滑道滑下,哪个先到终点,答案是摆线滑梯的那个小孩先到,不过限于读者水平,书中没有给出摆线最速性的证明。摆线的等时性的例子可视小孩从摆线滑道不同高度处无初速度滑下,所用时间相同(不同高度,所用时间相同,真神奇~)。书中给出了摆线等时性的证明,要用到微积分知识(换元积分法)。书中还有其它曲线的例子,很是有趣,推荐大家看看。

后来我效仿《曲线》中提到的证明摆线等时性的方法来研究单摆问题,抛开5度角内小角近似假设来直接求所用时间。记得是计算一个积分,通过万能公式化成的积分里面含根号下四次多项式,当时想了不少方法,也没积出来(不敢问老师,怕被约谈说不务高考正业)。顺便说下,我是我们省新课程第一批试点,而我们在高一时还没收到上面的通知说新课程包含微积分。也就是说,自学微积分纯粹是爱好(实现初中的愿望),没有其它想法。

时隔多年后我身在大学时才知道,当年遇到的那个含根号下四次多项式的积分叫“椭圆积分”,积不出来的(无法用有限个初等函数来表示)。当年我一直以为是脑子不够灵光,想不到那个“技巧”,才求不出来那个积分的。后来我发现,很多人认为数学就是逻辑+技巧,数学学不好就是因为脑子笨。不能说这种说法全错,但显然太过片面,大学数学老师乃至大师们也不会同意学数学就是逻辑+技巧这种说法的。顺便在提及一个事:我在很多论坛看到一些人询问椭圆周长怎么积分出来,答案是积不出来(涉及到椭圆积分),应该把这个事实写到工科课本里(好一点的老师讲第一类曲线积分时会顺便提及的)。

既然谈到了微积分,那么先从解析几何谈起吧。微积分前传之解析几何与地图。

我读初中的时候,解析几何放在初三来讲,但令解析几何大放异彩的是在高中(特别是微积分那块内容)。至今我一直身为深刻但不高深的代表例子之一首推解析几何的发现。我在学习解析几何之前看了能有8年中国和世界

相当于经纬地图了,所以当我学习解析几何时我就下意识联想到了地图,坐标度,远点相当于本初子午线与赤道交点。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奇怪,为何我当年没有悟出坐标系呢。

传说笛卡尔当年通过观察蜘蛛结网(视其为动点,不断移动,织出的网当作绘出的曲线等等)悟出坐标系的(最初为直角坐标系),当然费马对此也有贡献。这样的故事类似牛顿的苹果落地故事,听听可以,最好别当真。任何有过数学研究或科研经历的人都知道,要想做出一件出色的工作是多么不容易,有时候可能还需要神的帮助。可以肯定笛卡尔和牛顿肯定是个勤于思考的人,苹果落地

文档评论(0)

语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