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贝尔面瘫贝尔面瘫(Bel’spalsy)又称特发性面瘫,为原因不明、起病突然的常见面神经疾病,属于周围性面瘫。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中青年。有较高自愈倾向。但一般认为,若超过数周仍不恢复者,则预后较差。本病属于中医的“口僻”“口眼斜”“偏风口”等范畴。【病因病理】1.病因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多认为可能与潜伏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在诱发因素作用下,潜伏的疱疹病毒增殖,迅速引发面神经炎。也有认为系支配面神经的血管突发痉挛,血液循环障碍,不但引起面神经缺血缺氧,而且血管渗透性增加,引起面神经水肿,对面神经纤维产生压迫所致。2.病理主要病理变化是外周面神经水肿。由于受面神经骨管容积的限制,面神经充血、渗出形成的面神经水肿,将在面神经骨管内产生很大的压力,导致神经纤维传导阻滞。压力作用时间稍久,则可使神经纤维传导阻滞发展为神经纤维变性。病变部位主要在面神经的额骨段。3.病机(1)风邪外袭,阻闭脉络:耳为宗脉之所聚,风性善行而数变。风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聚湿生痰,风邪夹痰上袭耳窍,阻闭脉络,面部肌肉弛缓失用,引发口眼斜。(2)气滞痰凝,壅阻脉络:七情所伤,或风邪入络,致气机不利,气滞血瘀痰生,壅阻耳窍脉络,使面部肌肉弛缓失用,引发口眼斜。(3)气虚血瘀,脉络阻滞:久病伤脾,或素体脾虚,气血化生不足,耳窍脉络失养,同时气虚血运无力,血瘀耳窍脉络,致面部肌肉弛缓失用,发为口眼斜。【临床表现】1.症状原因不明的突发性面瘫,一般为单侧,往往在清晨洗漱时发现口角歪斜,患侧面肌运动障碍及闭眼困难,流涎,可有听觉过敏,味觉障碍。2.体征呈现周围性面瘫体征。同侧上下面部表情肌瘫痪,不但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口涎外流,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等,而且不能皱额蹙眉,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因此,还可能继发角膜炎。【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声导抗检查常有磴骨肌反射消失。2.味觉机能检查患侧舌前2/3味觉障碍。3.影像学检查MRI可显示面神经肿胀。4.面神经电生理学检查面神经电图检查有助于面神经纤维变性的定量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不明原因的突发性面瘫,面瘫性质属周围性。2.鉴别诊断(1)中枢性面瘫:为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瘫痪,不影响皱额蹙眉和闭眼功能。常见于脑中风、脑膜炎、脑炎、颅内肿瘤、脊髓灰质炎,及其他脑或脑干疾病。(2)其他耳源性面瘫:常见于化脓性中耳炎、Hunt综合征、耳部肿瘤、面神经瘤、耳部外伤或手术不慎,使面神经受损。一般经病史分析,局部检查及影像学分析等,可得到确诊。【治疗】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消除面神经水肿等为主要治疗措施。辨证论治对急性期病变有较好的促进恢复作用,针灸治疗则对慢性期病变的康复有其治疗优势。1.一般治疗常选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阿糖腺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强的松,扩张微血管药物如脑益嗪、尼莫地平,神经营养剂维生素B族及能量合剂等。2.辨证论治(1)风邪外袭,阻闭耳络证证候:急起口眼斜,常有面部遭受风吹病史。或伴有恶风发热、头身痛,或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舌淡红或舌尖红,脉浮紧或浮数。治法:疏散风邪,通络止痉。方药:牵正散加减。一般可加防风、蝉蜕、地龙、路路通。若偏风热者,宜合银翘散加减;偏风寒者,宜合荆防败毒散加减。(2)气滞痰凝,壅阻耳络证证候:口眼斜突起。伴情志不遂,郁闷不乐,夜寐不安,或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暗或舌红,脉弦或兼数。治法:行气祛痰,通络止痉。方药:柴胡疏肝散合牵正散加减。也可用顺气豁痰汤合牵正散加减。若为肝胆火盛者,宜用龙胆泻肝汤加减。(3)气虚血瘀,阻滞耳络证证候:口眼斜日久不愈。可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头晕眼花,自汗,易感冒。舌暗淡,脉细涩。治法:补气活血,舒经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可选加丝瓜络、丹参、石菖蒲。气血虚明显者,宜用十全大补汤合牵正散加减。3.针灸疗法(1)体针:选取听宫、听会、翳风、风池、阳白、四白、太阳、迎香、地仓、颊车、承浆、合谷、足三里等穴,以远近取穴相结合原则配方。每次取3?5穴针之。面部诸穴可用透穴法,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2)梅花针:以梅花针叩击患侧诸穴,每日或隔日1次。(3)穴位注射:可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及中药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择取颊车、地仓、下关、曲池、翳风、外关等穴,每次1?2穴,进针有酸麻感后,注入药液1?2mL,隔日1次。4.局部治疗(1)红外线理疗:可促进局部血运,防止肌肉萎缩。(2)涂敷法:取鲜鳍鱼血(或加麝香少许)涂于患侧面部,每日4?6次,每次保留30分钟。(3)贴敷法:用马钱子粉0.3?0.5g,撒于风湿止痛膏上,贴敷患侧面部,每2?3日1次。5.手术疗法若面神经电图示面神经变性大于90%,面肌电图示自主动作电位消失,病程不超过1个月,可考虑部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