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精品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影视教学、自学指导等多种方式。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课外作业等。本课程的教材吴庆麟主编,《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本课程参考书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第3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吴庆麟等编著,《认知教学心理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与任务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教育心理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与任务一、心理学的对象与内容二、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一、心理学的对象与内容PSYCHOLOGY: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你自己”——宙斯的箴言。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一、心理学的对象与内容1.个体心理结构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一、心理学的对象与内容1.个体心理结构知觉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举例:有关性格特征判断的拾柴火实验(前苏联,阿格法诺夫)这个实验是以40名学前儿童为实验对象。在冬季的黑夜里,实验者把一些湿柴火放在离宿舍较近的棚子里,把一些干柴火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小朋友去拾柴火取暖。这一实验引起小朋友的不同反映:一些小朋友去山沟里拾回柴火,另一些小朋友到棚子里去拾柴火,还有一些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些不愿意拾柴火的话。在这个特设的“拾柴火”的游戏中,实验者观察到儿童在性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有的是勇敢的,有的是胆怯的。举例:有关气质类型判断的看戏迟到实验(前苏联,A·H·达威多娃)都是遇到“看戏迟到”这一事实,在这同一事实面前他们(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各自的举止、言行的表现是会非常不一样的。

胆汁质的人会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员,冲进检票口,径直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他还会埋怨说,戏院的时钟走得太快了。多血质的人明白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去,他不是与检票员争吵,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适当的地方来观看戏剧表演。黏液质的人看到检票员不让他从检票口进去,他想反正第一场戏不太精彩,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待一会儿,等幕间休息再进去吧。

抑郁质的人会说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动机:发动、维持某种活动并使其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兴趣:带有某种正性情绪体验的认识需要信念:激励人按照自己的观点、思想、原则去调节自己行动的被意识到的需要系统。世界观: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社会心理举例:从众(Conformity)从众指的是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社会心理举例:从众(Conformity)★黑暗中的猜测:Sherif的研究群体标准的出现在不确定以及模糊的环境中,人们倾向于与始终保持一致的同伴所建立的标准相一致。社会心理举例:从众(Conformity)★清晰条件下的从众:Asch的研究社会心理举例:从众(Conformity)★清晰条件下的从众:Asch的研究社会心理举例:从众(Conformity)★清晰条件下的从众:Asch的研究在从众行为中,尽管事实上被试已经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他们身上仍然出现了从众现象(35%的时候会给出错误的答案)。在这个实验中,大部分被试(75%)都至少发生了一次从众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存在群体压力,被试所给出的大部分回答(三分之二)都是正确的。因此,从众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但这个实验也是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证据。“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社会中,从众的倾向性是如此的强大。那些聪明的、善意的年轻人很情愿地把白说成黑。这是我们所担忧的。”社会心理举例:从众(Conformity)集

文档评论(0)

aiboxiw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