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载道,道艺合一.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艺载道,道艺合一

【摘要】:对于中国古建筑,虽然历史上不乏“理论”层面的指导性著作,近现代也不缺乏研究的著作,但目前的研究态势却是普遍缺乏对古建筑在理论上的认识,文物保护的目的也仅限于市场价值导向和国家从属性,相对阙失了文化认同角度的探索分析,使得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史作为一门学术或学术史的研究长期处于一种基本无理论的状况。这是本选题的依据和原因所在。笔者和两位导师在梳理中国建筑史研究历程时发现,孟子的名言“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不仅是对人文价值诸层次的伟大概括,也完全适用于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理念的研究。也就是说,中国古建筑不仅仅是科技力量的浓缩,其中还凝结了中国古人的审美属性,更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具有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特征和属性,仿佛孟子所谓的“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而这还是中国古建筑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的最基本层面,这一基本层面其实更承载着真、善、美一体背后的道德和存在的本体问题——包括信仰和宗教层面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孟子“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希望和要求了。这,就是本文的总思路,也是本文所期盼的最大创新。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建筑由案例分析并上升到理论概括的研究,旨在揭示和论证中国古代优秀建筑中的科技、伦理、艺术之间的一种完美的和谐性。换言之,大凡适用、实用和耐用的建筑,往往就越符合科学技术的简单性、和谐

与、易发表团

^vwwyitabrao.net

论文城表亏家

型和完美性,同时就越符合美的原则,具有越好、越完美的审美属性和艺术价值,进而也就满足与时代相适应并同步一体的伦理——包括政治、文化需求,是真、美和善的“三位一体”。这就决定了本文的思路。第一章即“引论”中,提出并阐释了中国建筑史研究包括本文研究的实证性、完整性和历史主义的三原则。第二章以典型范式对中国古建筑科技、伦理与艺术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基本厘清了建筑与宗教、伦理与艺术的融合方式,并揭示出这种融合的路径及其原因。这一章奠定了整个论文的思想框架。以下的第三、四、五、六各章则是在这一大框架下的具体展开和深入分析,即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科技、建筑与伦理、建筑与艺术。第三章“建筑与环境”,首次提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两个环境,并主要从选址、制宜和整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认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又体现为人与心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如何协调的关系。建筑实质上只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一个中介,即通过择址、制宜和整治而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心理环境的和谐。第四章“建筑与科技”,认为科技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建筑产生影响。第一,科技进步促进了建筑材料的多样化,产生了更多的结构的建筑;第二,科技进步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大发展,产生了很多与科技成果相关的奇特古建筑,如利用声学原理建造的中国四大回音建筑、根据力学原理建造的抗震和斜塔建筑以及悬空寺等。这些奇特的建筑无一不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本文并指出,科技对建筑的影响还表现在中国古建筑的指导原则——最小理作用原理的运用上,并发现中国古建筑几乎都在这一原

与、易发表团

^vwwyitabrao.net论文发表坦家理的指导下进行建造,而且最小作用原理与和谐性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这样就使得我们在建筑与科技、伦理、艺术之间找了和谐性这一共同特征。第五章“建筑与伦理”,认为中国古建筑在满足其功用性的基础上,更多地表现出伦理这一主题。首先,家国式的伦理观使得中国的古建筑具有封闭式,注重安全感,这也是中国古建筑多用院落式结构的基础;其次,尚祖的传统、儒家的伦理思想使得中国的古建筑的布局和色彩运用上具有等级性;最后,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使得中国的古建筑追求理性,有别于西方建筑中表现出来的狂热的宗教崇拜。第六章“建筑与艺术二首先从艺术风格入手将中国古建筑分为按建筑类型和结构划分的两大类,然后从理论上解析了中国古建筑六种基本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即:富有装饰性的屋顶,衬托性建筑和“借景”,障景,点景、对景、框景和移景,色彩的运用,以及“减柱法”。最后运用具体的实例对建筑与雕刻、绘画艺术相融合作了具体的分析,得出优秀的中国古建筑几乎都是与艺术融合的结论。第七章结语”。在总结和归纳以上中国古建筑真、善、美一体的特征和属性之后,提出了背后的道德和存在的本体问题包括信仰和宗教层面的问题,期望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从文化切入的角度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有新的帮助。在以上思想和方法的创新之外,本文通过田野考察、文献与实物相印证的二重证法,还有一些具体的创新,主要是:(1)首次根据

文档评论(0)

ld135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