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魏”等9个生字,会写“崛、肃、晰、胸”等18个字,会写“崛起、严肃、赞叹”等16个词语。

2.借助学习单,归纳出课文讲述的三件事情,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悟“中华不振”,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4.立足繁荣富强的今天,写下自己读书的目的,立下高远的读书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借助学习单,归纳出课文讲述的三件事情,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悟“中华不振”,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2.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师抛出问题,以小组成员之间探讨的方式,独立思考,分享交流。说清楚课文的三件事并归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小组交流触动心弦的句子,并谈谈感受。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快速浏览等方式,迅速捕捉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反复品读中深切体会“中华不振”。

4.练习法。通过小练笔的方式,立足繁荣富强的今天,写下自己读书的目的,立下高远的读书观。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阅兵式的视频,大家认真观看,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学生预设:壮观、气派、祖国非常伟大,国家很富强。

2.教师引导:为了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牺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少年周恩来,了解他立志读书的故事。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伸出手,与老师一起书写本节课的课题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同学们清晰准确地读课题,请同学们铿锵有力地再读课题。

学生活动:学生书空标题,并按要求读出本节课标题。

4.教师引导:哪位同学当小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周恩来。(PPT出示周恩来介绍)

学生活动:学生起来认真读。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识字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生:大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端正做好。

师:识记本节课重要的词语,出示词语。

崛起模范光耀门楣清晰严肃东北奉天东关学校江苏淮安外国人占据惩处肇事训斥劝慰

学生先自由读,拿不准的字音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一组同学读第一行,二组同学读第二行,三组同学读第三行,要求不拖音,一个词读两遍。

生:大声朗读。

师:第一行的“严肃”可以用在什么场景呢?

生:老师问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妈妈严肃地批评了我,周一升国旗要严肃。

(教师及时点评)

师:第二行四个词语有什么特点呢?试着说一说。

生:四个词都是地名,周恩来十二岁离开江苏淮安,来到东北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学习。

(教师出示地图来介绍并及时评价)

师:第三行词语,我们借助当年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的照片来了解。

生:认真看照片,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见解。

2.写字

师:根据学习单预习情况,生字全部书写正确的有20名同学,出错的字集中在“崛”和“赞”两个字。找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拿出田字格,一起练习书写。

生:“崛”左右结构,书写左窄右宽,屈的一撇舒展开来,出微向左倾。“赞”上下结构,上面第一个先的最后一笔应该由竖弯钩改为竖提。

生认真练习。

3.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师:回忆本节课一共写了几件事?分别对应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

生:三件事,第一件事1-10段,第二件事11-14段,第三件事15-17段。

师:借助学习单,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试着把三件事梳理清楚。

生:讨论并回答。

第一件事:新学年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赞叹;

第二件事: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因为“中华不振”,不要随便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疑惑不解;

第三件事,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目睹了中国妇女被欺负的事,这让他真正明白了“中华不振”。

师:梳理清楚了三件事,谁能用一段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呢?

生:课文讲述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奉天读书,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所说“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三)再读课文,体悟“中华不振”

师:同学们,少年周恩来为什么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

生:因为“中华不振”。

师:请同学们默读11-16自然段,伯父说的话和周恩来目睹的场景,画出触动你心弦的句子。

生,认真读课文,并做旁批。

师:同学们,分享是令人愉悦的,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按照请大家看到(哪句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