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语文九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

(优质课件)语文九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小夏老师导入新课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是好男儿们的热血豪情,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偿所愿。南宋有一位词人,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他就是辛弃疾,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首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了解作者,熟悉文章内容。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3.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以豪放为主,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写作背景这一首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疏通读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qiǎnghuánwèi把握节奏听音频,初步感知诗文内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题目解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博山:在今江西广丰西南。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疏通诗意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层楼:高楼。强(qiǎng):竭力,极力。词意: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疏通诗意识尽:尝够,深深懂得。欲说还(huán)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休:停止。词意: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诗歌赏析赏析: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不谙世事,喜欢登高,为写“新词”,没有愁苦,勉强“说愁”。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后一个“爱上层楼”,又与后一句结成因果关系,这一个叠句,把前后连接起来,表达了一个中心意思:因不识愁而强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诗歌赏析赏析:词的下片,作者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尽”字极有概括力,包含了词人复杂的感受。词人过去无愁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可言说。却道“天凉好个秋”,生动地表现了自己尝尽辛酸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作者反复品味着“愁滋味”,在自嘲自讽中,写尽了人生的无奈。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思考探究1、上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参考:上片写少年登高远望,气壮如山,不知愁为何物。思考探究2、“而今”一词,反映出了什么?参考:“而今”二字,不仅显示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思考探究3、“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参考:这两句里的“愁”的含义是不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而今识尽”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思考探究4、理解“却道‘天凉好个秋’”。参考:这些多而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道“天凉好个秋”。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思考探究5、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作者为什么会“欲说还休”?参考:词中“欲说还休”实际上是统治者不许他发表救国的言论。由于他是个北方归正军民,处处受到猜忌,所以连话也不敢明讲。*

文档评论(0)

199****07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