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译文参考资料.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谱》译文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

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

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

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zhi2)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译文:

自古以来的书法家,在汉朝至三国时期,钟繇(yao2)和张芝的书法最为超绝,时称

“钟张之绝”。到了东晋末年,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的书法绝妙,时称“二王之妙”。王羲之

说:“近来我搜集并研究了众多的名家书法作品,深信只有钟、张的书法达到了无与伦比

的地步,其余的就不值得一看了”。可以说,钟、张死了以后,能够继承他们地位的只有

王羲之父子。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和钟张相比,比钟的不分上下,或者说超过了他。

比张的草书就要差一点儿了,排在他的后边。然而,张芝的笔法精熟,下过功夫,为练

书法曾把池塘的水都弄黑了,假如我也像他那样执著,未必就不如他”。这是推崇张芝超越

钟繇的意思。考察王氏的专长,虽然有些已经脱离了前人的书法规范,但他们能够博采

众长,融会贯通,独创出自己的书法风格。所以说,他们无愧于“二王之妙”的盛名。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

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li2)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

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

轮者乎!

译文:

评论者说:“钟张、二王那四位了不起的大书家,分别在古今书法界特别超绝。

但今(二王)不及古(钟张)。古的特点是质朴,而今的特点却是妍美”。我认为,

质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妍美却随着习俗的不同而变迁。虽然人们书写文字,是为

了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然而,正如酒有浓有淡一样,质朴和文采也是多样的,时

代不断进步,前人的东西沿袭中有改革、继承中有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关键是他们做到了质朴不违时宜,妍美不同时弊。所谓:“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宜,

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何必舍弃雕梁画栋的宫殿不住而去穴居,从用美玉装饰

的车上下来去乘连车辐都没有的古车呢?

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

其始卒也。且元常(钟繇)专工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

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

无乖互。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

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

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

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

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託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

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

“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

无或疑焉。

译文:

评论者又说:“王献之同王羲之的差距,就象王羲之同钟繇、张芝的差距一

样。”持这种意见的人自以为评价得很准确,却不是真正的了解这两种差距之间的

始末原由。况且,元常(钟繇)擅长隶书,伯英(张芝)精通草体,两人最拿

手的本领,而逸少(王羲之)集于一身。比草书他又能写真书,比真书他又多一

样草书,虽然从专业和精通方面看有一点小不足,而在他涉足的许多方面都很出

色。总的来讲,他们之间各有长短。谢安平时就善于写尺牍书,而瞧不起王献之

的书法。王献之曾经写了一幅最好的书法作品送给谢安,并要谢安务必保存起来,

谢安却题完字以后还给了他,令王献之深为不满。谢安曾经问王献之:“你的书

法比你父亲的如何?”王献之回答说“当然胜过他”。谢安说:“众人的说法却不是

这样”。王献之又回答说:“那些人懂得什么”。王献之这么说虽然是为了反驳谢

安的说法,但自称胜过父亲,这不是太过分了吗?而且,要立身扬名首先得尊

敬父母,这件事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尊贵和显达。当年曾参路过一个名为胜母的

地方,因为这个名字有悖孝道而不肯进去。王献之的字,继承了王羲之的笔法,

虽然基本上掌握了书法规则,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何况他还假托神仙,

说自己的书法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