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原文及译文-eca6c5b7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8_1038176146(1).pdf

《太乙金华宗旨》原文及译文-eca6c5b7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8_1038176146(1).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华宗旨》是道家修⾝养性的书,教⼈清⼼寡欲,作⼀个有智慧有道德的⼈。下⾯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太

⼄⾦华宗旨》原⽂及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

律诗⼀⾸,⽞奥已尽。⼤道之要,不外⽆为⽽为四宇。惟⽆为,故不滞⽅所形象,惟⽆为⽽为,故不堕顽空死虚。作⽤不

外⼀中,⽽枢机全在⼆⽬,⼆⽬者,⽃柄也,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药则始终⼀⽔中⾦,即⽔乡铅⽽已,前⾔回光,乃指

点初机,从外以制内,即辅以得主。此为中下之⼠,修下⼆关,以透上⼀关者也。今头绪渐明,机括渐熟,天不爱道。直泄

⽆上宗旨,诸⼦秘之秘之,勉之勉之!

夫回光其总名⽿。⼯夫进⼀层,则光华盛⼀番,回法更妙⼀番。前者由外制内,今则居中御外。前者即辅相主,今则奉主

宣献,⾯⽬⼀⼤颠倒矣。法⼦欲⼊静,先调摄⾝⼼,⾃在安和,放下万缘,⼀丝不挂。天⼼正位于中,然后两⽬垂帘,如奉圣

旨,以召⼤⾂,孰敢不遵。次以⼆⽬内照坎宫,光华所到,真阳即出以应之。离外阳⽽内阴,乾体也。⼀阴⼊内⽽为主,随物

⽣⼼,顺出流转,今回光内照,不随物⽣,阴⽓即住,⽽光华注照,则纯阳也。同类必亲,故坎阳上腾,⾮坎阳也,仍是乾阳

应乾阳⽿。⼆物⼀遇,便纽结不散,絪缊活动,倏来倏去,倏浮倏沉,⾃⼰元宫中,恍若太虚⽆量,遍⾝轻妙欲腾,所谓云满

千⼭也。次刚来往⽆踪,浮沉⽆辨,脉住⽓停,此则真交媾矣,所谓⽉涵万⽔也。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动,此则⼀阳来

复,活⼦时也。然⽽此中消息要细说,凡⼈⼀视⼀听,⽿⽬逐物⽽动,物去则已,此之动静,全是民庶,⽽天君反随之役,是

尝与⿁居矣。今则⼀动⼀静,皆与⼈居,天君乃真⼈也。彼动即与之俱动,动则天根;静则与之俱静,静则⽉窟;静动⽆端,亦

与之为静动⽆端;休息上下,亦与之为休息上下,所谓天根⽉窟闲来往也。天⼼镇静,动违其时,则失之嫩;天⼼已动,⽽后动

以应之,则失之⽼;天⼼⼀动,即以真意上升乾宫,⽽神光视顶,为导引焉,此动⽽应时者也。天⼼既升乾顶,游扬⾃得,忽

⽽欲寂,急以真意引⼊黄庭,⽽⽬光视中黄神室焉,既⽽欲寂者,⼀念不⽣矣。视内者,忽忘其视矣,尔时⾝⼼,便当⼀场⼤

放,万缘泯迹,即我之神室炉⿍,亦不知在何所,欲觅⼰⾝,了不可得,此为天⼊地中,众妙归根之时也,即此便是凝神⼊⽓

夫⼀回光也,始⽽散者欲敛,六⽤不⾏,此为涵养本原,添油接命也。既⽽敛者,⾃然优游,不费纤毫之⼒,此为安神祖

窍,翕聚先天也。既⽽影响俱灭,寂然⼤定,此为蛰藏⽓⽳,众妙归根也。⼀节中具有三节,⼀节中具有九节,俱是后⽇发

挥。今以⼀节中,具三节⾔之,当其涵养⽽初静也。翕聚亦为涵养,蛰藏亦为涵养,⾄后⽽涵养皆蛰藏矣,中⼀层可类推,不

易处⽽处分矣,此为⽆形之窍,千处万处⼀处也,不易时⽽时分焉,此为⽆候之时,元会运世⼀刻也。

凡⼼⾮静极,则不能动,动动忘动,⾮本体之动也。故⽈感于物⽽动,性之欲也,若不感于物⽽动,即天之动也。是知以

物⽽动,性之欲也。若不以物⽽⾃动,即天之动也。不以天之动对天之性,句落下说个欲字,欲在有物也,此为出位之思,动

⽽有动矣。⼀念不起,则正念乃⽣,此为真意。寂然⼤定中,⽽天机忽动,⾮⽆意之动乎,⽆为⽽为,即此意也,诗⾸⼆句,

全括⾦华作⽤。次⼆句是⽇⽉互体意,六⽉即离⽕也,⽩雪飞即离中真阴将返乎坤也。三更即坎⽔也,⽇轮即坎中⼀阳,将赫

然⽽返乎乾也。取坎填离,即在其中。次⼆句,说⽃柄作⽤,升降全机。⽔中⾮坎乎?⽬为巽风,⽬光照⼊坎宫,摄召太阳之

精是也。天上即乾宫,游归⾷坤德,即神⼊⽓中,天⼊地中,养⽕也。末⼆句,是指出诀中之诀。诀中之诀,始终离不得,所

谓“洗⼼涤虑为沐浴”也。圣学以知⽌始,以⽌⾄善终,始乎⽆极,归乎⽆极。

佛以⽆住⽽⽣⼼,为⼀⼤藏教旨。吾道以“致虚”⼆字,完性命全功。总之三教不过⼀句,为出死⼊⽣之神丹。“神丹”为何?

⽈,⼀切处⽆⼼⽽已。吾道最秘者沐浴,如此⼀部全功,不过“⼼空”⼆字,⾜以了之。今⼀⾔指破,省却数⼗年参访矣。

⼦辈不明⼀节中具三节,我以佛家“空假中”三观为喻。三观先空,看⼀切物皆空;次假,虽知其空,然不毁万物,仍于

空中建⽴⼀切事;既不毁万物,⽽⼜不着万物,此为中观。当其修空观时,亦知万物不可毁,⽽⼜不著,此兼三观也,然毕竟

以看得空为得⼒。故修空观,则空固空,假亦空,中亦空。修假观,是⽤上得⼒居多,则假固假,空亦假,中亦假。中道时亦

作空想,然不名为空,⽽名为中矣。亦作假观,然不名为假,⽽名为中矣。⾄于中,则不必⾔矣。

吾虽有时单⾔离,有时兼说坎,究竟不曾移动⼀句。开⼝提云:枢机全在⼆⽬。所谓枢机者,⽤也。⽤即斡旋造化,⾮⾔

造化⽌此也。六根七窍,悉是光明藏,岂取⼆⽬⽽他概不问乎?⽤坎阳,仍⽤离光照摄,即此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