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劳动”造就本土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docx

“爱劳动”造就本土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劳动”造就本土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不仅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而且对设立劳动教育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劳动教育传统的学校,重庆市人民小学校一直将爱劳动”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几十年来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探索,新时期以来,学校基于地域文化开发实施本土化劳动活动课程的实践更是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基于地域文化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思考

??地域文化在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一方面,它是连接学生校内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重要媒介,浸润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创造的地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因素,本身也能成为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资源,影响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劳动教育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子,立足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构建了小学劳动活动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儿童性。劳动活动课程要立足于对儿童的认识与理解,顺应儿童的天性,更直接地链接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以真实情境为支撑的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对个人当下及未来发展、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需,以及对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

其二,多元性。地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有历史的沉淀,又有现实的创新。如重庆被称为江城“山城”雾都“桥都”英雄之城”等,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文化现象,这就为我们开发劳动活动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空间和可能性。

其三,关联性。基于地域文化的劳动活动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深入熟悉的自然生活,在实践中通过构建多重关系,探索劳动对于自然、社会、他人及自我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有机的整体,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发挥巨大的合力。

其四,创生性。地域文化中的文化产品、精神财富、审美情趣都靠劳动产生和创造。参与体验的过程,既能让学生在劳动中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劳动在创造地域文化甚至人类历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懂得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二、系统化、整合性设计小学劳动教育课程

人民小学原为晋冀鲁豫军区干部子弟校,在1945?年建校时,刘伯承元帅就曾为学校题写校训:我们要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培育人才,他们必须有文化、有道德、爱劳动、爱祖国,具有创造精神和铁的纪律。这个办学宗旨一定要明确,千万不能培养特殊阶层和娇骄儿。几十年来,人民小学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劳动教育实践。

1.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

建校初期,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要求全员参与生产劳动。首任校长卓琳亲自带领教师纺纱织布,军装的边角布料也被老师们的巧手做成了美观大方的校服。从上世纪50年代起,学校就专门开设了劳动课,并且一直延续下来O1958年,学校建立了校内劳动基地,办起了小工匚小农场,每个班都有一块园地,交给学生开垦、播种、管理。学校还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学习做木工、织毛衣、擦皮鞋,参加支农”劳动,学校的劳动课也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上世纪80~90年代,学校主要采取劳动课、主题活动、社会劳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劳动教育,重点强调劳动观念、习惯、情感等的培养。特别是在1988-1989学年,人民小学就提出了五育并举”,并关注到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学科结合、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丰富的形式,多元的选择,奠定了人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雏形。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学校在开展主动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学校农场”,开设农场课程,让学生在自己种植的菜园里体验劳动过程,体会丰收的喜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其主动劳动、主动参与、主动管理,最后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这是学校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着力点。

近十年来,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与特色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了较完善的EOC课程体系,劳动教育渗透于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社团课程——社会服务课程”之中,以更多样的课程融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开放的平台上,以体验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学习。劳动教育不再借助某个学科,或以某项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学校育人的价值追求。

2.新时期劳动活动课程的系统化设计

进入新时期后,我们在总结学校劳动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劳动课程进行顶层设计、系统实施,系统化构建了基于地域文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