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必备品格”的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必备品格”作为学
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理解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
格”?如果说数学的概念、公式、定律(知识性成分)包括所形成的
各种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物质实体,那么经纬之间的信念品质、价
值判断、数学思想、理性精神、审美追求等深层次的因素,则是数学
素养结构中的精神实体。这种蕴藏在知识性、能力性成分背后的观念
性成分,应是数学品格的应有之义。
但是,这些“必备品格”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潜在性,学科如何
培育学生的“必备品格”?
一、用数学本质去内化,赋予“必备品格”以“理性质感”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
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
程度,也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
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
然;尽力去探求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善的内涵。”毋庸置疑,
理性精神是数学品格的重要内核。
(一)培养客观把握的眼光
正如柯朗和罗宾在《数学是什么》一书中说的那样:“数学,作
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
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数学恒定的规则、严密的推理、抽象的概
念都是数学内容的理性表达。比如,四则运算法则的教学中,要有意
识地让学生体会到规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数学的客观性和严谨性。
我的学生小敏极有主见。有一天,他找我理论:8+4-2=?我先算
4-2=2,再算8+2=10,一点没错。8×4÷2=?我先算4÷2=2,再算8
×2=16,还是对的。谁说同一级别的运算,非得从左到右算啊?如何
既保护儿童的主观意识,又让他信服于数学的理性客观呢?我想到和
他一起用画圆圈来证明。我又出了8-4+2=?和8÷4×2=?让他回去
琢磨。第二天,他用乘客坐汽车的故事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我赠言:
“大师,我迷信你的主见!”他回敬:“其实您相信的是数学吧?我也
是。”
当然,把握客观并不等于固守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的不断重构
是数学思维发展的一个基本形式,路径很多。比如,我们可以结合数
学史来重构,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已有观念进行自觉反思和更
新,我们还可以结合数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对立
统一、量质互变等观点的启蒙,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例如:一年级教学10的分与合、10以内加减法、一图两式和四
式、含有括线的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二年级教学乘法除法等,
教师都要着眼于数学必备品格的涵养,抓联系、抓结构、高观点、宽
视界。教学内容看似繁多,其实都可以统整为最基本的分与合图式。
加减、乘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互逆性,加与乘、减与除之间
的联系,都可以用模型图揭示,使儿童的学习产生整体结构感,使认
知更为清晰和理性。
(二)培育勇于批判的意识
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
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
语境的说明,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
勇于批判是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重要方面。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说
过:“童年期肯定有一些时机,此时大门打开,让未来走进来。”儿童
经常会用自己的一套理论异想天开。
比如,学习“笔算除法”一课,学生孙乐宸说:“书本的除法竖
式太麻烦了,这样写也很好算,加、减、乘不都这样写吗?”对这样
看似非常可笑的问题,我微笑着鼓励他查询资料、尝试自学带余数的
除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验一下自己发明的除法竖式到底行不行,
如果可行将为他申请发明专利。后来,孙乐宸明白了除法竖式之所以
有现在这样规定写法的原因后,写了几百字的小论文,发表在省级杂
志上。
再比如,教学“多位数的读写”一课,学生侯智怀质疑:“老师,
数位的高低为什么一定要从左往右排?能不能从低往高排?”多好的
问题!多好的教学资源!我果断地放下预设,接纳这“可遇而不可求”
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顺着侯智怀的思路进行尝试,让学生心悦诚服
地接受新知识。试想,如让学生长期浸润在这样的“问题场”域中,
数学意识何愁不能形成?
二、用数学意识去涵化,赋予“必备品格”以“独特风骨”
教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共识。而数学
学习中“带得走的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氧气_管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pdf
- 校园安全教育方案五篇.pdf
- 检测车辆合同范本(4篇).pdf
- 煤矿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pdf
- 核心业务系统注意事项.pdf
- 有关古诗词的知识.pdf
-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教案.pdf
- 活到寿命极限的12个方法.pdf
- 七年级数学考点与知识点.pdf
- 清洁生产审核收集资料清单.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