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病毒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毒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病毒学

课程英文名称Virology课程编号0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核心课□跨学科基础课□通识教育拓展课



专业教育核心课☑学科专业拓展课方向特色课(双百、卓越班课程)

总学时32讲授学时32实验学时

总学分2开课学院水产学院开课系(室)海洋生物系

授课对象生物科学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

执笔人审核人审批人

修订时间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水产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科专业拓展课,是学生在学习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

生物学之后对生物学知识的拓展和补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病毒及病毒学知识的起源及

发展,病毒的分类与命名,病毒的形态结构、复制、遗传与变异、进化,病毒与肿瘤,病毒感染与细

胞凋亡,病毒的感染类型,病毒与动物、人类、昆虫及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病毒基因工程,病毒性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病毒的分离纯化技术等内容。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了解,为后续的免疫学、

保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从事生物疾病、生物检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对病毒学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病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复制原理、

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掌握病毒与人类肿瘤、细胞凋亡及持续性感染等知识。

2.掌握一些病毒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对病毒引起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确的认识,学会一

些基本的病毒分离提纯技术,在生活中掌握如何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3.通过对病毒学的学习,掌握病毒的致病机理,化学药物的开发靶点,能从事病理学及药物开

发相关的工作,具有病毒分离纯化技能,能进行相关实验的设计及研发工作。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专业素养。

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教学目标对应培养标准/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1,2,3毕业要求5:掌握较全面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教学目标2,3毕业要求6: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从事生物科学相关

的科研、教学、生产和技术管理的能力;熟悉专业服务

的主要领域。

课程教学目标3毕业要求8: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4毕业要求9:具备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

146

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病毒学概述(2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病毒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什么是病毒和病毒学及病毒的主要类群。

(2)理解:病毒研究的发展趋势。

(3)掌握:病毒的发现及其本质,病毒性质的两重性。

【授课内容】

第一节病毒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病毒和病毒学

第三节病毒的主要类群

一、原核生物病毒

二、真核生物病毒

第四节病毒性病害因果关系的概念

第五节病毒性质的两重性

第六节病毒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二、病毒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三、朊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与疾病的控制

四、DNA疫苗的研究

五、病毒分子病理学研究

【教学策略与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视频演示。

(2)教学手段:多媒体、视频。

【课外学习指导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或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