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商业模式”.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生的“商业模式”

风行家园的家人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来分享一篇罗玲老师的博文《人生的“商业模式”》

前一阵去北京回来,孩子习惯了游玩,对上幼儿园就兴趣大减。白天都很好,就是早晨到教室门口换鞋时不高兴。十一放假之后,我就跟她一起想办法。

最后的办法是,我们送到幼儿园楼门口,让她自己背书包跑进去。这几天效果很好,老师夸她,她自己也说觉得自己长大了。以攻为守,真是好办法。

还有一天放学后,孩子忽然说,在户外活动时,几个女孩拉手跑,不带她玩。后来慢慢问清楚了:老师规定不让跑动,她遵守了,但又看她们很开心,就感觉被冷落了。

我表示了理解。过后又找机会跟她说,小朋友间玩游戏,不要想别人带不带你玩,而要想,你有没有给游戏添加新角色、新玩法,把游戏变得更好玩,或者你能不能想出更好玩的游戏吸引大家。

由此我总结,对待问题,最好的策略是“以攻为守”,变被动为主动。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比如人际关系,我们觉得幼儿园老师做的不对,或者跟公婆、同事有不快,与其怨恨、冷淡,不如我们付出关心、理解、甚至认同和赞美,

因为这样才有可能达成沟通,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我常说的“对他笑、给他倒杯水”的态度。老子说的“以德报怨”并不是懦弱,而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上策。

对待事情也是一样,不要哀叹、自怜,而是要珍惜逆境中能得到的收获,然后好好利用这些收获,主动出击。

这个道理,我们都会觉得自己也知道,但是为什么往往遇到具体事情时,就做不到。我们会想,谁能总是那么积极啊,哪有那么些力气去积极啊?

所以我想,这还不只是一个积极与否的问题,如果有更深刻的认识,那么我们就不会觉得那样的积极是一种额外的累了。

?

前两天我在微博里写:“解决问题的黄金办法就是‘布施’——付出你的关心、认可、智力、时间、服务,以及其他各种资源。或许,有问题,这就是我们布施不够的反映。每个问题只是个小提醒。”

说“布施”,可能有人会觉得词用大了。其实道理真的是一样的。布施,俗话讲,就是付出。佛教里也说,布施不一定就意味着捐钱。做慈善不一定非要用钱,我们能付出的还有很多:知识智慧、关爱的语言或眼神、方便他人的服务,等等。

微博里不能详细写。这里再换个现代的说法来表达。

现在都讲商业模式,我发现,付出——收获——付出,这就是人生的“商业模式”,或者没准也是整个世界事物运行的模式。这个模式无处不在:先播种、再收获;先孕育、辛苦养育,再收获亲情,就是这么简单。

问题是,我们往往太在意收获了,结果就只盯着这个环节。我们总爱计较收获,很少计较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孔子说:“敬其事而后其食”,要先恭敬做事,然后再考虑俸禄问题。没有因,哪来的果。

如果我们总能这样去想,能处处认可这个“商业模式”,那就不会觉得积极主动是一种额外的累,我们知道,那只是事情正常的开端而已。

凡事别先想收益,而是先想,自己可以付出贡献什么;有了收益之后,别忘了再想想,自己可以怎样继续贡献;如果对收益环节不满,有问题,那就回头查看一下,自己第一个环节是否做好了。

这样,就是按照正常的顺序去做了,就会很好的。正是“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么做,不是刻意要做圣人、要行善事,这只是遵循了正常的程序去行事。仅此而已。

另外,我们也不必目光敏锐地寻找机会去付出、做布施,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付出、布施的状态中,我们用自己的各种资源,随时发挥些作用、创造些价值、促成一些好的变化:聚会上活跃讲笑话,是在布施友谊快乐;跟好友倾诉,是在布施信任;转发微博,是在布施认同……

所以,不是一说付出、布施,就要想到很大的事情,就想那是多么崇高,跟自己没有几毛钱关系(有人大概还想,我还在底层挣扎呢,自己更需要别人布施呢)。

对我们任何人来说,这都是贯穿一生的事情。想通了这一点,我们做事就会更顺利、遇事就更有办法、心情也更愉快。

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个美国片子叫《Payitforward》,讲的就是一个小孩,立志要用这种先付出的方式去改变世界,他计划对3个人付出善行,要求这3个人每人再对另外3人付出,以此传递下去……

?

如果追根溯源,我觉得,这种先付出后收获的人生“商业模式”,根植于一种富足思想。大约一年半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金钱和财富观的文章,里面推导出吸引力法则和财布施的一致性,当时心里还有些小小的得意,像发明了什么公式一样。

现在继续想,觉得更是一目了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有富足思想的人,为人做事就遵循了这个模式;而顺序对了,符合规律,自然就一切顺利。

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也是同理——当你关注的是付出,你个人的利益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什么是富足思想,我总结,就是:认为世界上的资源是够用的、认为人本来就是有价值的。而很多现代人的焦虑,都来自一种贫穷思想,就是永远都觉得资源不够、并且

文档评论(0)

138****9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