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蒹葭《诗经·秦风》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

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含义,概括本文的主题。2、掌握《蒹葭》中重章叠唱和起兴的表达效果。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指导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概括本文的主题。

疏通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白露凝成霜。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水那一旁。迎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险又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央。茂盛的样子那人,指所爱的人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艰险顺流而下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

疏通诗句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河边芦苇湿漫漫,白露滴滴叶未干。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端。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滩。茂盛的样子干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路)高而陡

疏通诗句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河边芦苇密稠稠,清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弯弯险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洲。茂盛鲜明的样子没有完,这指没有干水边向右迂曲水中的小块陆地

1.白露“为霜”、“未晞”“未已”从时间变化上说明了什么?2.伊人所在地“方”、“湄”、“涘”三字突出地点的变化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心理?3.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4.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形象地画出时间的发展轨迹深入研读——白露“为霜”、“未晞”“未已”从时间变化上说明了什么?

变化过程伊人水一方→水之湄→水之涘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追寻踪迹不定深入研读——伊人所在地“方”、“湄”、“涘”三字突出地点的变化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深入研读——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伊人”究竟是谁?爱人其他VS深入研读——伊人形象

“伊人”—那个人追求的爱人对美好事物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理想、志向、抱负...深入研读——伊人形象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不懈追求和强烈的思念之情。主题概括

指导二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检测二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手法:托物起兴(比兴手法)。作用: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小结两首诗都可看作爱情诗,《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的不同点:《关雎》一诗重在叙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后开始追求她,到追求不到苦苦思恋,再到幻想已得到她的幸福场景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部分就写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仿佛就在河对岸,又好像在水中央,若即若离。后面两部分是对前面的反复咏叹,突出主人公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谢谢《诗经·蒹葭》

起源:商民用甲骨卜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这便是卜辞。周朝用筮法辅助卜法,筮法里六十四卦,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爻。断定吉凶的辞,原叫作繇辞,“繇”是抽出来的意思。繇辞有属于卦的总体的,有属于各爻的;所以后来

文档评论(0)

duantoufa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