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2020[5篇范文]
第一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2020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5篇【篇一】让生活融入课堂摘要:道德与
法治的教学应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
活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
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关键词: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发展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针对小学中高年级班级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对原课
程“品德”与“社会”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
学生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联系。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帮
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教学核心的课程。因而,该学科具有很
强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受文本范围的制约,教学
时间不能受40分钟的限制,教学空间不能局限与课堂。教师应根据学
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走出课本,走进学生生
活;
走进社会,拓宽教学内容,把教学融于学生生活之中,让学生在
实践中提升认知,获得价值体验,实践道德标准。
一、课堂生活化,提高认知。
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师在教学中应以
课本为纲领,大胆的拓宽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
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观点认知、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引入课堂
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文本的缺憾,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学会拒绝“不跟烟酒交
朋友”后,学生了解了烟酒的害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吸烟酗
酒的危害,我有意识的安排学生交流自己身边因为抽烟酗酒产生严重
后果的真实故事。
学生A:去年的一天晚上,我家附近有位老爷爷抽烟,烟火掉在
棉被上,酿成一场火灾,大火烧了被子、家具,老人也在大火中烧成
重伤,损失惨重。
学生B:前年的冬天,我村的一位年青人在外面酗酒后开车回家,
车子一头撞在电线杆上,造成车毁人亡的惨案。
学生C:……一件件实事,一桩桩惨案;
沉重的代价,血的教训,同学铭记了抽烟酗酒的危害,坚定了远
离烟酒,并主动劝告父母不抽烟不酗酒的信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
果。
二、再现生活,增强认知。
再现生活就是通过视频、表演还原事实真相,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的获取信息,了解事物、看清事实、获得切身
体验,增强认知,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的第1课只有一
个地球的“家乡的环境”时,因为学生对家乡的过去只是停留在传说
这一事物的表象上,没有见过,更没有体验。为了让学生看清家乡的
过去和现在环境,体会到环境越来越恶劣,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
意识,我搜集了不少关于家乡环境的老照片,拍摄了对应的新照片,
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
识。
再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家人的爱一课时,让学生扮演父亲或母
亲,把他们如何关爱自己一件事表演出来,体验父母的辛苦,体会父
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之情油然而生。
三、走进社会,践行认知。
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开放
性。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学
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因此,我
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内容,把课堂生活拓展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最
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
我教育。
如:在教学打造节水型社会一课时,学生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
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人口的增
加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为
了帮助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节水意识,自觉行动起来节约用水。我就安
排学生课后调查学校和社区有没有浪费水的现象?如何做到节约用水?
(一周后,学生交流自己调查到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和行为,以及节
约用水的“金点子”。)学生A:学校厕所里的水龙头24小时开着,
严重的浪费水资源。建议改成声控或感应水龙头。
学生B:庄稼地干了,农民伯伯浇地大多使用漫灌,耗时耗力,浪
费资源,建议农民伯伯浇地使用喷灌技术。
学生C:可以用生活废水,拖地、冲马桶。
同学们知道节约用水仅凭一、两个人的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