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望华八首钢琴四手联弹音乐分析.docxVIP

储望华八首钢琴四手联弹音乐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储望华八首钢琴四手联弹音乐分析

?

?

邓宇

摘要:储望华近5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他非常善于用已有的音乐素材进行钢琴化的改编创作。21世纪以来,他用8首风格迥异的各地民歌进行改编创作的四手联弹作品是储望华近50年创作改编道路的不断延续。本文将以这八首作品为例,从旋律、和声两个方面分析他们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旋律和声

:J605:A:1008-3359(2016)15-0034-03

储望华的20首钢琴四手联弹是他的晚期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些作品改编过程中,和声趣味、语境风格、织体手法等仍然是他近50年创作改编道路的不断延续。它们是能体现新时代、新风貌的不可多得的四手联弹的优秀作品,具有很强的可弹性与可听性,难易适中且适合教学,又有较好的音乐会演奏效果。其中八首以中国传统民歌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这几首作品可以看出西方作曲技术对他的影响。他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术时总是会根据乐曲情绪的发展,结合中国传统曲式结构和大众的欣赏习惯进行创新,使音乐发展的逻辑、高潮的处理、和声结构的变化更符合中国听众的听觉感受。

这八首作品从总体上来说,“改”是指形式上将原来的民歌曲调改为由两个人在钢琴上演奏,“编”则是重新编配,使它既保留原民歌的音乐特色,又具有钢琴音乐的艺术风貌。这种创作手法本质上是将单声思维的旋律改编为多声织体,侧重于从纵的方向发展,利用音区、音型、和声的不同变化来达成新的音响色彩变化,使民间旋律产生新的表现效果。本文将从旋律和和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旋律分析

第一,基本保持了原民歌曲调的风格特征。遵循着尊重原作的创作理念,主题基本都是原民歌的旋律简单重现,并从速度、拍子、情绪等各方面,基本保持了原民歌曲调的风格特征。

例如:《五更调》是一种民间小调,曲调起源较早,用调也比较广泛,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都有所不同。此曲是根据东北地区的五更调改编的,具有东北五更调的特点,速度为中板,曲调流畅而伸展,旋律发展有层次感。

改编成四手联弹的《五更调》,储望华在乐谱开头标注的是每分钟80拍的速度,这显然符合原曲调中板的速度。并且,在乐曲简介和演奏提示中,储望华提到:“它的旋律节奏与风格韵味充满了东北味。”

歌曲本身有26小节,由四个乐句组成(6+9+4+7)。在钢琴曲中,这26小节的旋律是以完整的形式出现的。

再如江苏民歌《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传统民歌之一。全曲由四句组成,方整乐句,每句两小节。“其调式的的转换正体现‘起承转合的音乐句法逻辑。”1它旋律较低沉婉转,曲调流畅柔丽,感情深切,表现细腻。其曲调有不少变体,许多戏曲、曲艺音乐和民间器乐中都有由它演变而来的曲调。

经过改编的版本,开头标注的是柔板,二二拍,每分钟52拍的速度,主题先从第一钢琴左手带出来,符合原民歌的速度、情绪。并且需要指出的是,当时储望华采风时搜集到两个不同版本,两个曲调他都有运用到他作品中。只是它运用了两个不同的调性来呈现,这使得我们在这一个曲子里面就了解到同一首民歌在民间流传的两个不同的曲调,也从中了解到同一首民歌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即兴性。

第二,可弹性与可听性的提升。在尊重原作,保持原作基本风貌的基础上,怎样赋予作品新鲜血液、怎样让作品更具可弹性、可听性以及有较好的音乐会效果呢,储望华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首先,在调的转换中求发展。各种调式有各自的性质与色彩,并有其独特表现力。而同一个旋律在不同的调上出现,使得作品的色彩更加丰富,并且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例如:《孟姜女》中,原曲调同样出现了三次,却有所不同。第一次旋律由色彩黯淡的降A徵调式进入,并且由第一钢琴的左手奏出,曲调哀怨泣诉的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次转入降A徵调式,第一钢琴左右手以平行纯四度和纯五度的关系奏响主旋律,纯四、纯五度比较空的音响效果营造出一种不一样的意境,好像把听众带到了江南水乡,浓郁的江南民族风格得到了很好的展现;第三次却没有回到降E徵调式,而是进入了G大调,这是因为这次的旋律和第一次呈示时有所不同,是储望华采风时向多位江苏农妇采集这首民歌时搜集到的另个不同版本,所以他就没有再现第一次的调性,而是用了一个新的调,这样的意外的没有回归加上有差异的旋律给人以意想不到的艺术享受。

其次,装饰音的运用。储望华在改编的过程中,考虑到要在发挥钢琴这种乐器的特点,奏出中国风格的音调和韵味,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装饰音。这些装饰音的使用,对塑造曲调的音乐形象、增加乐曲的艺术感染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装饰音是强化中国旋律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

例如:《凤阳花鼓》中,作者就运用了很多的装饰音(前倚音),与主音形成小二度关系。在主旋律第一次由第一钢琴奏出的的时候,第二钢琴运用了这种前倚音为第一钢琴伴奏,丰富了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ssskl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简简单单 落落大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