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高校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

魏静,许赞

摘要:文章从学科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阐述了高校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要求,并从学生个体的视角提出了高校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学科创新能力;学生个体;高校

:G640:A:1002-4107(2015)02-0067-02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根本性建设,通过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是目前我国高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1]。而高校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与学科建设相关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很多教育学家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对“学科创新能力”问题尤为关注,进行了相关的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设和改进措施。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学工作者,从学生个体角度对“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为高校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启迪和借鉴。

一、学科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学科能力的内涵

林崇德曾将教学的中心任务定义为对学科做出教育学的解释,而学科教育最突出的职能是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科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学科知识内化于学生头脑,并形成学生稳定的内在心理特征,即将外在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学生能力。因此,学科能力起源于教师的传授,又受制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是学科教育和学生智力发展相结合的产物[2]。

各学科教学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学生各种学科能力水平如何。相反,如果在学科教授过程中知识没有成功内化,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成功运用思想和形成能力,也不等于接受教育,只是再现了学习的文字和公式。一旦离开了学校,那些文字和公式仍然是没有生命力的铅字。因此,知识只有内化以后才能形成学科能力。

(二)学科创新能力的内涵

学科创新一直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李爱彬将学科创新涉及方面总结为: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学术环境建设、人才培养及学科管理等[3]。肖云龙认为学科创新能力是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学科特殊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4]。

以上论述都是从高校宏观入手进行分析解读,本文着重从学生个体角度来进行论述。在高校,学生个体的学科创新能力是指将某一个学科或者多个学科已有的知识进行消化融合,形成新思想、新观点,并产生新的结果或者效益,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5]。另外,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创新,还要培养学生学术质疑能力,帮助学生在学术方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高校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要求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隐性文化形态,具有无声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对置身其中的学生有无形而强烈的熏陶和塑造功能,是一种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载体。刘献君曾用“泡菜理论”形象地描述了校园文化的作用:同样的蔬菜经过不同的泡菜水的浸泡,将得到不同的味道[6]。学校管理是学科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校园文化是创新的、开放的、民主的,学术探索和争鸣气氛浓厚,学生自然会对科研、发明、创造感兴趣。如果同时再能造就“哈佛昼夜灯火通明”的学习氛围,“兴趣+勤奋”自然学生个体的学科创新能力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健全学校规章

学校存在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学生培养成什么样,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本身,另一方面取决于学校各方的努力。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的规章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另一方面”。因此,学校应当设置“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并设置相应的规章。针对个体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置相应的规章,实行协调一致的管理与评价模式,“硬件相关的规章”与“软件相关的规章”同样重要。

硬件相关的规章包括:为学生建设信息量丰富、学术性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配置齐全、功能强大的教学、科研设备等。在这些装备齐全的基础上,设定严肃、民主,同时又宽松的使用规则。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装备的同时,了解到与这个“有趣装备”背后的相关项目,或者相关试验,能够使学生自主地渗透到学科创新能力培养过程。

软件相关的规章包括对学生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年限的制度规定。比方说,允许学生跨专业跨校区听课,并且制定相应的学分制度;对某一学科特别优秀的学生,制定相对灵活的培养模式等。

(三)获得教师的认同

教师是高校主要教学群体,是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模式和合作状态,直接影响学生学科创新能力培养。

首先,从观念上接受和认可学生的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作为教师要具备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参与意识。课堂是最好的培养学科创新能力的机会,教师授课内容的设计要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发散性的引导部分。将学科创新意识引入自己的课堂,给学生提供培养学科创新能力的温床。

文档评论(0)

lookoud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