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试题2
一、判断题
1、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
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2、清洗是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
洗。(
3、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热力消毒或灭菌方法。(
4、使用者应将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放置;重复使用的诊
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精密器械应采用保护措施,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
5、使用者应在使用后及时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明显污物,根据需要做保湿处理。
(
6、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应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
装卸。(
7、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min,或A0值
≥3000(
8、应使用医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
9、压力蒸汽灭菌包重量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kg,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kg。(
10、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应≥2.5cm。(
11、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冷却时间30min,应检查有无湿包,湿包不应储存与发放,分析
原因并改进;(
12、干热灭菌适用于耐热、不耐湿,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等
物品的灭菌。(
13、低温灭菌适用于不耐热、耐湿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14、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
地面高度≥20cm,距离墙≥5cm,距天花板≥50cm。(
15、应遵循设备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封口机、灭菌器定期进行预
防性维护与保养、日常清洁和检查。(16、消毒供应的检查、包装设备应配有器械检查台、包装
台、器械柜、敷料柜、包装材料切割机、医用热封机、清洁物品装载设备及带光源放大镜、压力
气枪、绝缘检测仪等。(
17、医用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不应影响灭菌介质的穿透性和器械
的机械性能。(
18、普通棉布做为包装材料应为非漂白织物,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不应缝补;初次使用前应高
温洗涤,脱脂去浆。(
19、压力蒸汽灭菌器供给水的质量指标电导率(25℃应15μS/cm(
20、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对灭菌程序的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检测;(
21、可定期采用定量检测的方法,对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效果进行评价。(
22、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改变消毒参数或装载方法等时,应遵循生
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23、化学消毒剂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
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24、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
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和湿包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25、灭菌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硬质容器、超大超重包,应遵循厂家提供的灭菌参数,首次
灭菌时对灭菌参数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并进行湿包检查。(
26、植入物的灭菌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27、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28、压力蒸汽灭菌的物理
监测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温度波动范围在
+3℃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
合灭菌的要求。(
29、压力蒸汽灭菌的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
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
30、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测试,B-D测
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二、单项选择题
1.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形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或者以上的可植入性
医疗器械。
A7天B30天C60天D1年
2.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和黏膜的诊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