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推进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建
设,提升公路水运工程质量,为人民群众安全便利出行和社会物资高效畅通运输提供
更加可靠的保障,现就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打造品质工程的意义和内涵
打造品质工程是公路水运建设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建设“四个交通”的
重要载体,是深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
推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实施现代工程管理
和技术创新升级的不竭动力,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向强国迈进
具有重要意义。
品质工程是践行现代工程管理发展的新要求,追求工程内在质量和外在品位的
有机统一,以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为建设目标的公路水运工
程建设成果。
品质工程具体内涵是建设理念体现以人为本、本质安全、全寿命周期管理、
价值工程等理念;管理举措体现精益建造导向,突出责任落实和诚信塑造,深化人本
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精细化;技术进步展现科技创新与突破,先进技术理
论和方法得以推广运用,包括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标
准的探索与完善;质量管理以保障工程耐久性为基础,体现建设与运营维护相协调、
工程与自然人文相和谐,工程实体质量、功能质量、外观质量和服务质量均衡发展;
安全管理以追求工程本质安全和风险可控为目标,促进工程结构安全、施工安全和
使用安全协调发展;工程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和节能减
排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践行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交通”发展要求,坚持管理和技
术的传承与创新,深化现代工程管理,全面提升公路水运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安
全水平,推动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协调发展和转型升级,为建设开放共享、人民满意的
交通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创新驱动。把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的需求作为目
标,着力加强工程建设的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为打造品质工程注入动
力。
2.功能提升,注重效益。立足功能的完善与提升,科学处理打造品质工程过程
中建设与造价、功能与成本的关系,既着力提升工程品质,又避免盲目高成本、高投
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3.政府引领,企业创建。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完善项目建设评价体系,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参建各方创建品质工程的内生动力。
4.统筹推进,示范带动。坚持统筹规划,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实际需求出
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专项攻关和重点突破,不盲目求高求全。及时总结经
验,研究建立全面推进打造品质工程的管理机制。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理念深入人心,品质工程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建
设一批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实现一批建设技术及管理
制度的创新,推进相关标准规范更新升级,逐步形成品质工程标准体系和管理模式,
带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三、主要措施
(一)提升工程设计水平。
1.强化系统设计。以工程质量安全耐久为核心,强化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明
确耐久性指标控制要求。坚持需求和目标引导设计,系统考虑工程建设施工和运营
维护,加强可施工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环境保护、灾害防御、经济性等系统
设计,实现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强设计效果跟踪评估,及时调整优化设计,提高
设计服务水平。
2.注重统筹设计。以推进模块化建设为方向,深入推广标准化设计,鼓励构件
设计标准化和通用化。切实加强精细化设计,注重工程薄弱环节设计的协调统一,统
筹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和维护的便捷性。努力推行宽容设计,充分考虑工程使用状
态的不利情形,对可能的风险做好防范设计。加强生态选线选址,推行生态环保设计
和生态防护技术。
3.倡导设计创作。以用户体验安全、舒适、便捷为目标,强化工程及配套服务
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体现地域和人文特点及传统特色文化,追求自然朴实,融入工程
美学和景观设计,体现工程与自然人文的和谐、融合与共享;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功
能实效,避免刻意追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