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趋向动词系统.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98?汉语学报

第1期(2000年上卷)?PAGE99

汉语学报1期(2000年上卷)

第1期(2000年上卷)?PAGE97

汉语趋向动词系统

〔韩国〕辛承姬

提要本文在分析趋向动词语义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察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借以确定判断趋向动词的检测条件,从而勾画出现代汉语的趋向动词系统。

0引言

现代汉语里,趋向动词系统究竟是什么样的?哪些动词属于这一系统?本文试图寻求答案。

一般语法著作里所谓趋向动词,指表示趋向的动词。(1)但若是光凭“趋向”这一语义特征来确定趋向动词,比较容易引起争论。语义本身是个抽象的概念,难以琢磨。实际上根据这条定义归纳出来的结果,各家不大一致。各家所列的趋向动词的范围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张志公、胡裕树、邢福义、高更生等先生归纳的“来、去、上、下、进、出、回、过、开、起”。第二类是李临定先生所列出的“来、去、上、下、进、出、回、过”。第三类是以吕叔湘及刘月华先生等举出的“来、去、上、下、进、出、回、过、开、起、到”。其中,第二类不包括“开、起”,第三类在包含“开、起”之外,又将“到”归入趋向动词系统。这点与前两者不同。那么,象“退”“入”“往”这样的动词也都表示趋向,它们是否也应该算作趋向动词呢?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动词?

本文在兼顾语义特征的同时,重点考察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借以确定判断趋向动词的检测条件。

一语义特征

虽然就语义特征来认定趋向动词不太可靠,但在语义上动词是否具有位移趋向性特征仍然是辨别趋向动词的基础性条件。一个动词,如果它具有位移趋向性,它就有可能是趋向动词;相反,如果它根本没有位移趋向性,它就不可能是趋向动词。比如“笑”,比如“骂”,比如“想”,它们都跟趋向动词无关。

所谓位移趋向,可以分成两类:

(一)向背位移趋向

这是以说话人为参照点的向背趋向。典型的例子是“来”和“去”两个。“来”是朝向说话人的位置位移的动作趋向;“去”是背离说话人位移的动作趋向。以下我们把趋向动词标记为q,其中“向背趋向动词”标记为q1。

(二)非向背位移趋向

这是以甲乙两位置为参照点的位移趋向。典型的是“上”和“下”。就基本语义而言,“上”是由低处到高处的动作趋向;“下”是由高处到低处的动作趋向。此外还有“进、出、回、过、开、起”等等,构成可讨论的相对封闭的类。以下我们把这类趋向动词标为q2。

有的趋向动词,单纯表示向背位移趋向,或者单纯表示非向背位移趋向,它们是单纯趋向动词,如q1和q2。有的趋向动词,同时表示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的复合趋向,它们是复合趋向动词。比方,“你进来”的“进来”,既表示由外面向里面的趋向,又表示向着说话人的位置位移的运动趋向。这类趋向动词可记作q2q1。

趋向的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有客观事实上的可验证性,即以“说话人”为参照点。然而,从语法上说,不能按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的语义理解来确认趋向动词的范围。因为,所谓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特别是非向背位移,理解上存在开放性,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凭语义,很难框定。比方,“拉”和“推”,“吞”和“吐”,“吸”和“呼”,“放”和“收”,不能说根本不存在向背位移或非向背位移的语义,那么,它们是否也是趋向动词?如果不是,为什么?这就需要用语法特征来控制,或者说,需要依据语法条件来判别。

二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来考察,可以看到趋向动词显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V与q:凡是q,都能用在V的后边。

V指一般动词。q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以用在V的后边,作趋向补语。凡是不能用在V后边,作表示趋向的补语的,不是趋向动词。

V与q的组合,可以分成三类:

(1)Vq1:V后用q1“来”“去”作补语。“来”“去”不仅可以充任V的表示趋向的补语,如“爬来”和“爬去”,还可以用在其他趋向动词后边,形成复合趋向动词,如“上来”、“上去”。这点与q2不同。

(2)Vq2:V后用q2“上、下、进、出”等作补语。要用典型的“上”和“下”来举例的话,有“爬上”、“爬下”,这里的

文档评论(0)

clevercatt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