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操作培训课件两篇.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人驾驶航空器(UA:UnmannedAircraft),是一架由遥控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遥控驾驶航空器(RPA:RemotelyPilotedAircraft),以下简称无人机。;无人机系统(UAS:UnmannedAircraftSystem),也称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RPAS:RemotelyPilotedAircraftSystems),是指一架无人机、相关的遥控站、所需的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以及批准的型号设计规定的任何其他部件组成的系统。

;无人机系统驾驶员,由运营人指派对无人机的运行负有必不可少职责并在飞行期间适时操纵飞行控制的人。

无人机系统的机长,是指在系统运行时间内负责整个无人机系统运行和安全的驾驶员。

;按飞行平台构型分类:无人机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无人飞艇、伞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等。;用无人机可分为侦察无人机、诱饵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无人战斗机以及靶机等

民用无人机可分为巡查\监视无人机、农用无人机、气象无人机、勘探无人机以及测绘无人机等。;按用途分类(民用);按尺度分类(法规);按活动半径分类;按任务高度分类;国外无人机的发展;12;X-47B无人机;国内无人机的发展;1960年代,由于苏联援助的取消、专家的撤离,解放空军试验用的拉-17无人靶机严重缺失,国家下决心搞自己的无人靶机,从而促生了长空一号。

长空一号(CK-1)高速无人机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二站在1965年~1967年成功定型,主要负责人是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煦将军。;长虹-1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研制,是高空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该机在内称无侦-5,英文DR-5。长虹-1可用于军事侦察、高空摄影、靶机或地质勘测、大气采样等科学研究。该机于69年开始研制,72年11月28日首飞,1980年定型正式装备。;ASN-206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是由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研制的。该机于1994年12月完成研制工作。西方传闻该机是在以色列Tadiran公司的技术支持下研制的。;ASN-206是我较为先进的一种无人机,尤其是它的实时视频侦察系统,为我军前线侦察提供了一种利器??1996年该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在珠海国际航展上展出,现已投入批量生产。ASN-206系统配套完整,功能较为齐全,设计考虑了野外条件。全系统包括6--10架飞机和1套地面站。地面站由指挥控制车、机动控制车、发射车、电源车、情报处理车、维修车和运输车等组成。该机在军事上可用于昼夜空中侦察、战场监视、侦察目标定位、校正火炮射击、战场毁伤评估、边境巡逻。民用用途包括航空摄影、地球物理探矿、灾情监测、海岸缉私等民用领域。;WJ-600无人机采用了战术无人机常用的常规气动布局,如大展弦比上单翼、单垂尾,尾部装有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该机是我国少数采用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战术攻击无人机,此前我国公开展示的战术无人机多以活塞发动机作为动力。;采用无尾飞翼布局和翼身融合设计,全机黑色,仅在机身前上方有部分透薄的灰色复合材料。全机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结构以降低机身重量和雷达反射面积。起落架舱采取看锯齿型,以减少雷达反射面积,根据现有图片大小推算,该机连空速管全长约13.2米,机身长约11.2米。;无人机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被作为当时训练用的靶机使用。现在则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新一代无人驾驶飞机的术语。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的无人机可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等。随着技术发展,无人机已经逐渐分化出事以及民用级产品,并衍生出消费级产品。;在过去不久的2015年,无人机作为达沃斯发布的年度十大新兴科技之一,被金融资本争相追逐,成为A股炙手可热的创新概念,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跑步入场,纷纷涉水无人机产业。

实际上,自2012年开始,无人机开始被大众所熟悉,关注度持续升温,国内的行业也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多家券商相关行业分析师看好无人机未来。尽管如此,国内无人机产业也面临无法突破的硬伤:起步较晚、行业标准欠缺并且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此外,整个无人机行业也面临空域管理、产品安全管理等问题。

“很多公司目前还是概念运作阶段,以民用消费级无人机为例,国内目前多数是航模演化。在概念炒作之后,面对目前的行业状况,如何突破才是关键。”一名跟踪无人机概念的券商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如是称。;研究机构EVTank此前在《2015年度民

文档评论(0)

韦恩彤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帮助其他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