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案上课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将相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理解“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能简要概括故事的梗概。

3.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简要概括故事梗概。

2.难点:体会蔺相如出使得以成功的原因,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史上有许多动听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它的名字叫做《将相和》。(板书课题:将相和)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作者简介

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五)深入研读,体会人物形象

1.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思考问题:蔺相如为什么要逼秦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学习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会面”:

-自然段,思考问题:从“渑池会面”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学习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

-思考问题: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在战国时期,秦国是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经常进攻其他国家。由于秦国的军事实力强大,常常能够征服其他国家并扩大其领土。这种侵略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担忧和反抗。

秦国的进攻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扩张领土,还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有关。在那个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争斗,而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实力,往往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秦国的侵略行为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联合反抗。例如,在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这场战争中,秦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对赵国发动了猛烈进攻。赵国将领赵括率领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被秦军打败。这场战争使得赵国元气大伤,而秦国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此外,其他国家也在尝试抵抗秦国的进攻。例如,燕国派遣荆轲刺杀秦王,虽然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了,但荆轲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激励了更多的人反抗秦国的侵略。

总的来说,战国时期的秦国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拥有强大的实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其他国家的反抗和挑战。这些反抗和挑战最终促成了秦国的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赵王得到了一件珍贵的宝物和氏璧。秦王得知后,向赵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宝物,据传为春秋时期楚人卞和所发现。卞和将这块宝石献给楚王,但被误认为是石头而被砍去双脚。后来,经过多次辗转易手,和氏璧成为了赵王的财产。

秦王得知和氏璧在赵王手中后,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这个提议在当时是非常诱人的,因为十五座城池的领土面积相当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赵王并没有轻易答应,因为他也知道和氏璧的价值不菲。

这段文字展示了当时各国之间的政治局势和利益纷争。秦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实际上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领土和资源。而赵王则面临着是否要交换的决策,因为如果拒绝了秦王的提议,可能会引起秦国的进攻。这种紧张的政治局势也为后续的故事情节埋下了伏笔。

总之,这段文字描述了和氏璧的价值和秦王、赵王之间的利益纷争,为后续的故事情节提供了背景和铺垫。

【第3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赵王在接到秦王的信后,感到非常着急。他立即召集大臣们前来商议对策。大臣们认为,秦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提议可能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是为了欺骗赵国。如果赵国拒绝了秦王的提议,可能会引起秦国的进攻。因此,大臣们建议赵王不要上秦王的当,但又担心拒绝秦王会导致战争爆发。

这段文字展示了赵国在面对秦国的威胁时所面临的困境和矛盾。赵国不想失去和氏璧这一无价之宝,但也不想冒险与秦国开战。大臣们的建议表明了赵国政治精英的担忧和谨慎态度,他们试图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避免引发战争。

然而,这种矛盾和担忧也为后续的故事情节埋下了伏笔。赵国是否会选择交换和氏璧

文档评论(0)

dufei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