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三年级新比赛教案.docx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三年级新比赛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懂得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们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中描述了孙中山先生在求学过程中,如何勇于提出问题,并通过提问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们需要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不懂就要问的精神。

2.朗读和表达:课文的朗读节奏和语气有一定的要求,学生们需要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比如他小时候在学校勇于提问的经历,让学生们在故事中感受到不懂就要问的精神。

二、生字学习

1.背(bèi)-背诵(bèisòng):他能背诵整首诗歌。

2.诵(sòng)-朗诵(lǎnsòng):她喜欢在课堂上朗诵诗歌。

3.例(lì)-例子(lìzi):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个问题。

4.圈(quān)-圆圈(yuánquān):孩子们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圆圈。

5.段(duàn)-段落(duànluò):她读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6.糊(hú)-模糊(móhú):这张照片太模糊了,看不清细节。

7.涂(tú)-涂色(túsè):孩子们在画纸上自由地涂颜色。

8.呆(dāi)-发呆(fādāi):他坐在那里,完全发呆了。

9.戒(jiè)-戒律(jièlǜ):寺庙里的僧人遵守严格的戒律。

10.挨(āi)-挨饿(āiè):由于交通堵塞,他挨饿了。

11.楚(chǔ)-清楚(qīngchǔ):他把思路理清楚了,然后开始工作。

三、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原名孙逸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及其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父。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并致力于推翻满清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为中国的民主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的情景,反映了当时传统的教育方式。

1.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私塾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机构,通常由一位老师(先生)教授学生(学生)。这种教育形式注重经典文学的教育和背诵。

2.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这里描述了教学过程,先生会朗读课文,学生则跟着一起念。这种教学方法可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和熟悉课文内容。当时的教学更注重音韵和节奏,而不是意义的理解。

3.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当学生能够熟练地跟随朗读后,先生会要求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背诵课文。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加强记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4.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这句话指出,先生在教学中并不解释书中的含义或背后的知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记忆和背诵,而不是理解和消化知识。

这种教育方式反映了当时的教育观念,即通过经典文献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然而,这种方式也可能限制了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孙中山后来的成就表明,他能够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自学和创新,这使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进一步描述了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的经历,展现了他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渴望的初步体现。

1.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这句话表明孙中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按照惯例将书交给先生,并且能够流畅地背诵前一天学到的内容。

2.先生听了,连连点头:先生对孙中山的背诵表示满意,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和鼓励。

3.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先生选取了书中的一段内容,准备让孙中山学习。

4.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先生逐句教孙中山朗读,这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课文。

5.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孙中山学习能力很强,经过几遍阅读就能背诵下来,这再次显示了他的聪明和学习成果。

6.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尽管孙中山能够背诵课文,但他并不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表明教学方式更侧重于记忆而非理解。

7.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孙中山开始思考这种仅仅注重背诵的学习方式的意义和价值,他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对真理的追求开始萌芽。

8.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孙中山勇敢地站起来,向先生请教课文的意义,这显示了他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ufei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