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doc

分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

目录

TOC\o1-9\h\z\u目录 1

正文 1

文1:分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 1

1资料与方法 2

1.1临床资料 2

1.2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2

1.3统计学处理 3

2.1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差异 3

2.2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 3

文2:分析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4

1资料与方法 5

1.1一般资料: 5

1.2方法: 5

1.3观察指标: 6

1.4统计学方法: 6

2结果 6

2.1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6

2.2两组生活质量情况: 6

3讨论 7

原创性声明(模板) 7

正文

分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

文1:分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

放疗是腹腔和盆腔脏器恶性肿瘤性疾病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而放射线照射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常导致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是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黏膜损伤、缺血坏死性疾病。放射性肠炎早期肠道吸收功能障碍,且过早进食会加重肠道负担和导致更严重的肠黏膜损害,故早期肠外营养是放射性肠炎营养支持的主要手段。长期肠外营养并发症较多,除了气胸、血管损伤、空气栓塞等技术性并发症外,糖代谢紊乱、微量元素缺乏、脂肪酸缺乏等代谢性并发症亦不少见。同时,肠外营养本身可引起胆囊内胆泥和结石形成,肝功能损害,以及肠屏障功能减退细菌移位等并发症。故如何在保证患者足够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减少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院通过对29例放射性肠炎患者予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差异,取得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自2009年10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放射性肠炎患者共29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9.7±10.4岁。所有患者均有放射治疗病史,符合放射性肠炎诊断标准,并排除急性胃肠炎、炎症性肠病、缺血缺氧性肠病、功能性肠病等其他肠道疾病。其中因结直肠癌放疗者12例,肾癌、膀胱癌6例,生殖系统恶性肿瘤5例,其他腹腔、盆腔肿瘤者6例。

1.2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行营养性指标检测,主要指标有体重(W)、白蛋白(ALB)、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49例患者在放射性肠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治疗周期为3周,分别于治疗后1周、3周时复测体重(W)、白蛋白(ALB)、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3周时各项营养指标差异。同时监测统计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1.3统计学处理

采取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三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如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行Levene检验行三组间两两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差异

所有患者入院后监测记录营养指标,予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周、3周时复测体重(W)、白蛋白(ALB)、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并行统计学处理,具体结果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后3周体重、白蛋白、上壁围、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1周和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

所有患者予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共3周,观察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并发糖代谢紊乱2例,继发肠源性感染1例,明显少于大宗研究报导关于单纯肠内或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例数。

3讨论

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肿瘤患者,辅助放化疗是积极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和缓解症状的治疗方式。尤其是食管癌、结直肠癌、生殖系统肿瘤以及某些泌尿系统肿瘤,放射治疗是值得肯定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放射线对人体正常组织有一定伤害,尤其是长疗程、大剂量的腹腔、盆腔照射,易并发放射性肠炎。大样本的调查研究发现,约8%放疗患者继发放射性肠炎[1]

放射性肠炎患者肠道呈弥漫性损伤,局部可有溃疡、出血和深层糜烂。轻者可有肠道绒毛上皮脱落,肠道黏膜非特异性炎症,以及大量渗出液流失。而重者可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可伴有局部出血、溃烂。放射性肠炎早期进食可加重肠道负担,进一步损害肠黏膜,破外肠道菌群微环境,进而出现菌群失调、二次感染风险。故早期应予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但长期肠外营养并发症较多,常见有糖代谢紊乱、营养比例失调、导管脓毒血症、肝功能损害等。另外,长期肠外营养患者肠道缺乏食物刺激,肠道黏膜保护屏障功能减退,从而造成细菌、内毒素移位,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

文档评论(0)

agui1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